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网红女主播精品视频-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婷婷-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全部

山東齊河: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如何尋路振興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

2021-04-10 09:28:04

原標題:山東齊河: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如何尋路振興

來源:農民日報

全縣耕地面積126萬畝,糧田面積在110萬畝以上,糧食總產常年保持在22億斤以上;連續7年榮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成為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全國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先試支撐體系建設試點縣……這是山東省齊河縣近年來交出的“糧安答卷”。

然而,面對種糧比較效益低、農民積極性下滑的實際,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大潮下,產糧大縣如何尋路?齊河在實踐中尋找答案:一方面,搶抓國家建設全國糧食安全產業帶和健全糧食大縣支持政策體系的機遇,打造穩產高產、產業集聚、成龍配套、優質高效的國家級糧食安全產業縣;另一方面,抓住創建省部共同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范縣暨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試點縣的機遇,全面發力鄉村振興。

“抓牢耕地和種子‘兩個要害’,夯實糧食產業發展根基;堅持規模化經營、專業化服務和多元化利用‘三輪驅動’,持續提升全鏈條生產水平;用好村級黨組織領辦合作社這一抓手,引導農民多元增收;持續加大財政投入,完善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我們有信心用3年時間,把齊河建設成為全國有影響力的綠色優質高效農業大縣,創建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取得顯著成績。”齊河縣委書記孫修煒這樣概括。

緊緊抓牢“兩個要害”,夯實產業振興根基

3月中旬,正是齊魯大地小麥返青時節。穿行在齊河“80萬畝糧食綠色高產高效創建示范區”內,大型追肥機、植保機、無人機已然成為春管“主角”,平整的機耕路、標準化的水渠點綴其間,每50畝一眼機井、每200畝一個生產網格……“這是能看見的,看不見的是每5000畝一支專家隊伍和每5萬畝一套集氣象、墑情、蟲情信息測報于一體的綜合服務站。”同行的齊河縣農業農村局局長王法明說。

據介紹,自2015年開始,齊河采取集中整合項目資金和縣鄉財政投入相結合的方式,持續提升農田建設水平。截至2020年底,已累計投資10多億元,建成高標準農田80萬畝,全縣糧田林網覆蓋率達到100%,有效灌溉率達95%以上,建成了農業農村部30萬畝綠色高質高效創建核心區、80萬畝綠色高質高效創建示范區和100萬畝綠色高質高效創建輻射區。今年以來,齊河又抓住省高標準農田建設整縣試點機遇,提出了“到2023年達到110萬畝以上”的建設目標。

“抓牢耕地和種子‘兩個要害’,保障種糧農民持續穩定增收。”王法明說。在種子方面,齊河自2012年起就由縣財政每年拿出1000萬元,開展全縣百萬畝小麥統一供種,良種覆蓋率達到100%。縣里成立了綠豐種業有限責任公司,小麥良種繁育面積達到5萬畝,滿足全縣小麥統一供種需求。今年起齊河將推進現代糧食種業提升工程,到2023年建成國內領先的協同創新育種中心。

持續強化“三輪驅動”,實現綠色優質高效

這幾年,胡官屯鎮墳臺村種糧大戶孔繁榮的種糧面積持續增加,但管理卻比以前輕松多了,這是為啥?“一些關鍵環節咱購買專業化服務,省工省力效果好。”孔繁榮說。

以植保環節為例,以前,孔繁榮的300畝地一年要打7遍藥,每次要30個人工,各項成本加起來折合每畝每次20元。現在,以15元/畝的價格購買專業化服務,臂展達8米的大型植保機或無人機來作業,一天就能完成。

目前,齊河糧食生產規模化經營率已達88%,486家專業化服務組織年服務能力超800萬畝次。如此堅實的糧食產業經營體系,既讓農民種糧無憂,還讓小麥“七配套”、玉米“七融合”等成套的綠色技術輕松落地,在確保糧食連年豐產豐收的同時,農藥和化肥使用率較2015年分別下降了12.5%和13%。

生產環節的專業化服務,解決了糧食從種到收的“綠色優質”問題。在此基礎上,為挖掘種糧增收潛力,齊河瞄準多元化利用環節,培育烘干倉儲主體,與種子企業開展育種合作,與中糧集團、綠豐種業等龍頭企業對接,帶動更多農民種植訂單糧、特色糧。

靠著規模化經營、專業化服務和多元化利用“三輪驅動”,齊河糧農增收的底氣越來越足。2020年,孔繁榮的小麥平均畝產達1280斤,因是繁育良種,收購價為1.28元/斤;玉米平均畝產超1400斤,平均售價1.3元/斤。“扣下每畝1000多元的生產成本和800元的流轉費,每畝的種糧收入突破1500元,俺種糧一輩子,這是頭一回。”孔繁榮說。

推進“村社一體”發展,引導農民多元增收

一大早,劉橋鎮西楊村村民李振與妻子照例來到村口的候車點,等待村里去省城的車輛。“咱這兒到濟南就半個多小時,俺村里有90多人去濟南務工,年紀輕的干裝修,年紀大的干綠化。俺兩口子專干墻面活兒,一天能掙個六七百塊呢。”李振說。

西楊村村民能夠放心外出務工,底氣源于家里的土地“不僅有人種,而且種得好”。原來,針對村民外出務工、種糧兼業化的實際,村黨支部于2013年領辦了年豐糧食種植合作社,為村民糧田提供全托管服務。

這一做法實現了一舉三得:一是村民放心外出務工,工資性收入大幅增加;二是合作社既為本村服務,還為周邊提供服務,村集體有了收入來源;三是通過統一服務,種植面積增加,技術落實到位,糧食產量穩步提高。“下一步,村里還準備成立勞務輸出合作社,一方面開展培訓提升能力,另一方面承接工程提高收益。”村黨支部書記李化莊說。

如今,齊河結合正在推進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通過村級黨組織領辦合作社或“服務型合作社+村‘兩委’+農戶”的形式,已經有超過1/3的村莊在實現專業化服務全覆蓋的同時,實現了村集體增收和農民有組織的外出務工。

“在村級黨組織的領導下,2020年,齊河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7459元,穩居山東省前列。”齊河縣委常委、組織部長王濤說。

健全投入保障體系,建設美麗宜居鄉村

產糧大縣尋路鄉村振興,除了提高糧食產業競爭力和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外,更需健全財政投入鄉村的保障機制,提升鄉村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和公共服務能力。

在晏北街道譚策屯村農民王福君看來,這幾年的日子“舒心多了”,根源來自“兩個干凈”:一是土地托管了,告別“面朝黃土背朝天”,外出務工收入穩定,家里裝修了房子,干干凈凈的住著舒心;二是村里搞了硬化、綠化、亮化、凈化和美化,出去走走心情舒暢。

“2018年,縣和街道兩級支持了100多萬元,村集體和村民投勞折合40萬元,俺村清理了‘三大堆’,硬化了街巷,栽植了花草樹木,建起了文體廣場,大伙兒就像生活在公園里。”村黨支部書記劉興恩說。

縣委副書記李彬彬介紹,自2018年起,齊河堅持“財政資金優先投向農村”原則,以建設美麗宜居村莊為重點,聚焦農村基礎設施短板,累計投入10.4億元,全縣678個村莊基本實現“兩通三化四清”,廣大農村呈現“生產美、生活美、生態美”的全新面貌。同時,建立城鄉環衛一體化、城鄉污水治理一體化和廁所管護市場化運行等機制,健全以“有制度、有標準、有隊伍、有經費、有督查”為標準的農村人居環境管護長效機制。

“今年起全力推進全域美麗齊河建設,建設美麗城市、美麗鄉鎮、美麗宜居示范區、美麗村莊、美麗庭院、美麗廊道、美麗田園、美麗河溪灣,實現由‘局部干凈衛生’向‘全域干凈整潔’,由‘美麗鄉村試點’向‘連片宜居宜業宜游休閑區’轉變。”孫修煒說。(完)

[責任編輯:楊凡、蔣冬玲]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山東墾利:全面發力“四個一”做好換屆“后半篇文章”

與徐俊忠一樣,墾利區有很多村支書要走進“實景課堂”上“任職第一課”。3月底,墾利區在東營市全面率先高質量完成村(社區)“兩委”換屆...[詳細]
新華社 2021-04-10

湖南推出“金十條”服務“三高四新”戰略

新華社長沙4月10日電(記者陳宇簫)支持企業多渠道融資、探索“一銀行一主鏈”金融服務模式、推動農村金融服務點入駐村黨群服務中心……湖...[詳細]
新華網 2021-04-10

長沙明確中小學作業管理新要求:“六要”“六不得”

新華社長沙4月10日電(記者謝櫻)為進一步減輕長沙市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長沙市教育局近日印發了《長沙市中小學作業管理“六要”“六不得”...[詳細]
新華網 2021-04-10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時建中:加強反壟斷監管,促進平臺經濟在規范中發展

平臺經濟是數字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的結果,是數字經濟的典型樣態。近年來,在激烈的競爭中,平臺經濟領域諸如強制“二選一”“大數據殺熟”...[詳細]
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 2021-04-10

平凡英雄的家國情懷

他說 “我們美麗的家園、幸福的生活,就是這個樣子。面對疫情挺身而出。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現在已歸于平靜[詳細]
人民日報 2021-04-10

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

鳳陽縣委常委、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李錦柱自信滿滿,“實施兩輪高標準農田建設后,全村1.37萬畝確權承包地平平整整,旱能澆、澇能排。今年,...[詳細]
人民日報 2021-04-10

福建省沙縣——小吃做成大產業(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同心奔小康)

清晨,天還沒亮,位于江蘇蘇州市城北西路上的沙縣小吃店已蒸騰起熱氣。店主彭茂清挑起一團肉餡,折進薄面皮,手指翻轉間,一粒扁肉便已成形...[詳細]
人民日報 2021-04-10

新華視點|穿越千年的“語言” 你讀懂了嗎

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三灘鎮境內的“大兵道古道遺址”,毗鄰黃河,水草豐盈。山體上散落著不同時代的古巖畫,生動反映了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生產...[詳細]
新華社 2021-04-10

進一步感悟思想偉力——論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

思想就是力量。一個民族要走在時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沒有理論思維,一刻不能沒有思想指引。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強調,要教...[詳細]
人民日報 2021-04-10

“不,劉同學偏不!” 后來,就有了這個警情通報

四川農業大學大四女生劉某,在網購。被騙2609元。1、劉某上網瀏覽,看到一個賣東西的人,就添加了對方微信[詳細]
人民日報客戶端 2021-04-10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