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网红女主播精品视频-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婷婷-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全部

嘮“科”話丨開學焦慮,家長比孩子更“上頭”?

來源:新華網

作者:黃凱瑩 陳露緣

2025-09-01 16:25:09

原標題:嘮“科”話丨開學焦慮,家長比孩子更“上頭”?

來源:新華網

原標題:嘮“科”話丨開學焦慮,家長比孩子更“上頭”?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南寧9月1日電(記者黃凱瑩、陳露緣)新學期來臨,“開學焦慮”再度成為家長圈里的熱議話題。家長的“開學焦慮”從何而來?對孩子會有何影響?又應如何科學化解?且聽專家怎么說。

在南京市鳳凰書城的文具店里,家長帶著孩子挑選文具。新華社發(楊素平 攝)

“家長多操心一點,孩子開學就更順一點”?

對照新學期課程表,幫孩子整理課本和練習冊,一遍又一遍……開學前,廣西南寧市民張筱敏頻繁進出兒女的房間,忙前忙后。張筱敏說,“總感覺,每年都‘關鍵’,想要給孩子最充足的準備才能保障新學年順利開始。”

記者調查發現,許多家長的“開學焦慮”并不比孩子弱。家長們的開學焦慮“收藏”在手機待辦一件件事項中,“預約理發”“午托繳費”等行程密密麻麻排列其中;家長的“購物車”里也透露出焦慮,從餐盒、姓名貼,到書包、錯題本,都要精心挑選。

對此,廣西壯族自治區婦幼保健院臨床心理科主任醫師雷靈認為,家長在孩子開學前做的一系列積極準備,其本質是通過“可控行為”緩解對未知的擔憂,在合理范圍內具有積極意義。若焦慮超出合理范圍,易對家庭氛圍產生不良影響。

有別于中小學生家長,幼兒園家長的開學焦慮更多源于“分離”。“家長的‘分離焦慮’比孩子更應該關注,家長的‘分離焦慮’可能也會影響孩子。”廣西壯族自治區直屬機關第三幼兒園園長黃煜淇說,幼兒的安全感主要來源于“穩定的親子關系”和“對環境的可控感”。當家長長期處于分離焦慮中,會不自覺地表現出“不信任孩子”的態度,這種態度會讓孩子產生“我做不到”“我需要依賴媽媽”的自我否定,逐漸失去探索新環境的勇氣。

在武漢新華書店水果湖書店內,家長帶著孩子選購學習輔助書籍。新華社發(趙軍 攝)

家長“瞎操心”易為孩子開學“反向賦能”

適度的開學焦慮是家長重視孩子教育、關注孩子成長的體現。然而,多位受訪中小學教師認為,不少家長會陷入“瞎操心”的誤區,反而加重孩子負擔。

廣西南寧市桂雅路小學教師歐陽佳艷稱,一些家長因“對比”滋生出開學焦慮,忽視孩子的個體節奏。比如,拿自家孩子和“鄰居家”孩子對比,說“別人都會,就你還不會”;又如,督促孩子“超前預習”。“每個孩子的適應速度和基礎不同,過度對比會強化孩子‘開學是為了應付競爭’,而非‘探索新事物’的意識,反而削弱學習興趣。”歐陽佳艷說。

雷靈分析說,部分家長將“孩子學習適應難”“學習成績落后”等小概率事件過分放大,本質上是自身內心安全感不足的外在表現;有的家長則將“孩子開學順利”與“自身教育能力”強綁定,擔心因準備不足被貼上“不負責”標簽。還有一些家長在自身面臨工作壓力、生活瑣事時,容易將內心的焦慮感轉嫁到孩子開學這一“具體事件”上,把對未來的不確定感,轉化為對孩子學習、習慣的過度關注。

雷靈提醒,家長過度的開學焦慮具有多方面的潛在危害,易引發親子雙重內耗。從心理層面看,家長的過度焦慮會通過言行傳遞給孩子,導致孩子將“開學”與“壓力”錯誤地“捆綁”,由此可能催生厭學情緒和自我否定,形成“家長焦慮→孩子抵觸→家長更焦慮”的惡性循環。

河北省遵化市文化路街道的小朋友在文具商店選購學習用品。新華社發(劉滿倉 攝)

化焦慮為動力,讓新學期更“可期”

開學注冊當晚,即將踏入小學生涯的劉熙然與父母一同在課桌前包書皮。燈光下,三個人的影子落在書頁上,映出溫馨親子時光里的開學“儀式感”。

“爸爸說,包書皮是他小時候開學前最開心的事!”劉熙然說,同時,父母還分享了不少他們童年時的上學趣事,“聽完以后也感覺想快點回到學校,對新學期充滿了向往。”

雷靈認為,像這樣的親子互動能有效緩解家長與孩子的開學焦慮。與孩子聊開學的期待而非擔憂,用輕松的互動替代對“學習任務”的強調,可以讓親子雙方都能以更平和的心態迎接開學。

“從‘掌控孩子’轉向‘調節自我’,是家長化焦慮為動力的關鍵。”

雷靈建議,一方面,家長應接納 “不完美準備”,同時相信孩子的自我適應能力;另一方面,減少“無效焦慮行為”,尤其是一些多次重復的物品檢查、叮囑等,可轉而通過運動、與其他家長理性交流等方式釋放壓力。

歐陽佳艷等受訪老師則建議,家長應學會換位思考,多站在孩子的視角理解開學適應期的狀態,避免用高標準給孩子施壓,同時可通過主動了解班級開學后的教學計劃、課程安排等具體信息,適當減少因“不確定性”而產生的焦慮,但也不用“盡善盡美”,對于開學,家長輕松自如應對也能為孩子樹立從容應對未知的榜樣。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習語丨“系好人生的第一顆紐扣”

習語丨“系好人生的第一顆紐扣”

[詳細]
人民日報客戶端 2025-09-01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