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日照日報
2025-09-16 14:24:09
原標題:日照六款茶問鼎“茶王”
來源:日照日報
原標題:日照六款茶問鼎“茶王”
來源:日照日報
□全媒體記者 侯慶萍 通訊員 姚文鳳 報道
本報訊 9月9日—11日,2025年“山東農技杯”茶品鑒暨種植技能競賽山東省茶產業高質量發展推進會在嵐山區召開,全省11個地市選送的182個茶樣在這里參與評選“茶王”。經過緊張的評選,13個茶樣獲得“山東農技杯”茶王大賽金獎,其中來自日照的共6個。另有30個茶樣獲“山東農技杯”茶王大賽優質獎,其中來自日照的共有22個。
9月10日,位于日照市嵐山區茶葉科創示范園的評茶室里,彌漫著緊張氣氛。36個被編了號的茶樣分為一組,8名身穿“白大褂”、來自全省各地的評審人員按順序站成一排,對眼前的茶樣逐個評審。
第一步是給外形打分。“這份茶樣顏色深,把葉片分開來看,會發現它們的大小、卷曲形狀等都不一致,所以這份茶品相一般。再看這一份茶樣,葉片的形狀、大小就很均勻了,顏色也好看……”擔任評審組組長的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原副所長、資深首席科學家、二級研究員魯成銀,輕輕撥開每份茶樣的一撮茶芽,仔細觀察,在打分表上謹慎寫下自己的意見,并簡要介紹自己的打分依據。
第二步就是對湯色、香氣、滋味、葉底的評審。從熱水沖入杯中到出湯,倒計時4分鐘。
等待的間隙,評審人員張續周簡單介紹了自己的打分標準。“主要看‘三度’:亮度、清澈度、色度,綠茶的湯色一定要綠;還有它的香氣,聞三次:熱、溫、冷,在溫度變化中感受香氣的變化。”
“香氣看它的香型、濃度,比如一個茶樣如果是栗香,聞它香味的高低、持久度、純凈度等,不能摻雜其他味道……”魯成銀補充道。
每位評審員心里都放著一桿“秤”,精細“稱量”每一份茶樣的品質。說話間4分鐘時間已到,“白大褂”們又忙碌起來。
“要先看湯色,因為湯色時間長了會氧化變色。”張續周說。看湯色其實就是與時間“賽跑”。
“湯色綠得很正宗,并且清亮”“有些渾濁,帶有殘渣”“這杯更亮,品質更好”……36杯綠茶面前,評茶師們神情嚴肅、動作緊湊。
輕輕移開杯蓋,露出的縫隙剛好夠茶香飄出,隨即蓋緊杯蓋,防止茶香過多散失。評茶師們重復著相似的動作。
第一次聞,“這個有點板栗香”;第二次聞,“香氣不純,有雜味兒”;第三次聞,“嗯,是夾雜的糖香”。三次聞香之后,魯成銀才對一杯茶給出了自己的定論。
“每一份茶樣都凝結著制茶人的心血,無論品質如何,我們評茶都應該謹慎、認真,既是尊重茶,也是尊重制茶人。”魯成銀說。
由嵐山區選送的白茶“嵐峰”在此次評選中獲得金獎。據炒茶師傅張作家介紹,選送的茶樣由4萬余個幼芽組成,采摘于薄家口無性系生態茶園種植的“福鼎大白”。一芽一葉初展的芽頭長約一厘米,呈銀白色。
魯成銀表示,這款白茶體型小巧、外形統一,展現出精良的制作工藝,湯色透亮、香氣撲鼻,以顯著優勢從眾多同類茶中脫穎而出。這也是嵐山區立足日照綠茶核心產區優勢,不斷提升茶產業格局、以品質塑品牌的成果之一,希望茶企能夠繼續保持品質優先的發展策略,制作出更多更好的茶。
當天,在茶葉科創示范園會展大廳里,獲獎茶樣被公開展示,吸引了眾多茶飲愛好者駐足觀賞、品嘗。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