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健康報
2024-05-17 11:20:05
原標題:醫養結合網絡托起健康晚年
來源:健康報
原標題:醫養結合網絡托起健康晚年
來源:健康報
本報記者 趙星月
特約記者 劉青
近年來,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相關部門將醫養結合作為落實健康中國戰略、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重要任務,全力構建覆蓋城鄉、規模適宜、功能合理、綜合連續的醫養結合服務網絡。
5月16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推動醫養結合高質量發展最新進展。
形成4種相對成熟的醫養結合模式
“老有所養”的并行需求是“病有所醫”。“經多年實踐,我們已逐步形成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機構簽約合作、醫療衛生機構開展醫養結合服務、養老機構依法依規開展醫療衛生服務、醫療衛生服務延伸至社區和家庭4種相對成熟的服務模式。”國家衛生健康委老齡健康司司長王海東介紹,截至2023年年底,全國醫療衛生機構和養老機構簽約合作8.7萬對;具備醫療衛生機構資質并進行養老機構備案的醫養結合機構有7800多家,床位總數達200萬張。
以醫療衛生機構開展醫養結合服務模式為例,上海市徐匯區康健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面向周邊老年人開放老年護理床位139張、養老床位69張。其中,入住養老床位的60%以上是失能失智老年人。
該中心主任竺瓊介紹,各科室、病區協力為入住老年人提供包括基礎護理、專科護理、生活照料在內的整合照護服務,降低老年人跌倒、生褥瘡、胃管尿管滑脫等風險;與此同時,著力提升醫務人員老年護理技能和對老年急危重癥的識別能力,確保入住老年人及時救治和轉診。在此基礎上,該中心于2012年開設安寧療護門診和病區,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癥狀控制、舒適照護、心理支持和人文關懷等綜合服務。
相較于城市的老年人,農村留守老年人對醫養結合服務的需求更為迫切。在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醫養結合每年被納入縣政府民生實事。該縣將醫養結合工作觸角延伸至鎮、村,推動全縣80%的養老機構與鎮街衛生院、村衛生室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毗鄰建設,基本實現養老就醫“不出村、不出鎮”。
“我們推動醫養結合服務下沉,在村養老照料中心等老年人集聚場所設立巡回醫療點,醫護人員每周至少到巡回醫療點服務1次,為農村老年人提供家門口診療、配藥等服務;安排家庭醫生和養老護理員上門共同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醫療、護理、康復、生活照料等疊加服務,并將建床費、上門服務費納入醫保報銷范疇。”嘉善縣縣長張錫鋒說。
提質重在精準滿足老年人需求
醫養結合服務提質重在精準滿足老年人需求。無論是國家的頂層設計,還是地方的有益探索,均著力為老年群體提供更具針對性的醫養結合服務。
調查顯示,我國90%以上老年人偏向于居家養老。聚焦“就近就便”,國家衛生健康委積極推進居家和社區醫養結合服務發展,力求提升居家社區醫養結合服務能力、豐富居家社區醫養結合服務內容、確保居家社區醫養結合服務可持續。
王海東介紹,在提升服務能力方面,國家衛生健康委組織開展社區醫養結合能力提升行動,重點為失能、慢性病、高齡、殘疾老年人提供醫養結合服務;鼓勵社區(鄉鎮)的醫療衛生機構和養老機構統籌規劃、毗鄰建設;支持有條件的醫療衛生機構增設老年養護床位;開展“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增加上門護理服務供給;將老年人作為重點人群開展家庭醫生簽約,為有需求的失能老年人提供上門服務。
在豐富服務內容方面,國家衛生健康委開展基本公共衛生老年人健康管理、老年健康與醫養結合服務項目;為5400多萬名老年人提供康復指導、營養改善指導等醫養結合服務,為1200多萬名老年人提供失能評估,為近600萬名失能老年人提供護理指導等服務。
在確保服務可持續方面,國家衛生健康委明確“上門服務費”價格政策:公立醫療衛生機構為老年人提供上門醫療服務,采取“醫藥服務價格﹢上門服務費”的方式收費。目前,福建省、河南省、陜西省等省份已在有關醫保政策文件中新增“上門服務費”價格項目。
運用信息化手段,可有效提升醫養結合服務的質量和效率。聚焦“信息賦能”,多地不斷探尋提質增效新路徑。以嘉善縣為例,該縣打造全縣城鄉一體數字協作平臺,通過衛生健康、民政、醫保等部門協同,實現健康管理數據和養老服務數據互通共享。“我們已為全縣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進行健康狀況的動態采集。比如,一名選擇在機構養老的老年人在醫院體檢后,數據會上傳至該數字化平臺,并推送給養老機構,有助于工作人員精準指導用餐、服藥、康復。”張錫鋒說。
嘉善縣也在推進智慧健康管理。張錫鋒介紹,該縣打造集血壓、血糖、血脂等11項體征檢測服務于一體的智慧健康屋,面向老年人免費開放,老年人可自助使用。老年人使用后,相關檢測數據會匯入居民健康電子檔案。如果發現異常數據,平臺第一時間會向老年人及其家屬預警并提出健康管理建議。
醫養結合示范項目發揮引領作用
2022年4月,國家衛生健康委部署開展全國醫養結合示范項目創建工作。今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命名山東省為全國醫養結合示范省,同時命名100個示范縣(市、區)、99個示范機構。示范省和示范縣(市、區)深入推進醫養結合工作,逐步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和做法。
自創建全國醫養結合示范省以來,山東省聚焦政策創制、規范管理、優質服務、人才培養等重點領域,優化路徑設計,擴大服務供給。
“近年來,全省醫養結合服務能力和群眾滿意度顯著提升。”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徐民介紹,該省圍繞居家、社區、機構醫養結合服務需求,形成“居家醫養、醫護巡診”等一批特色成效明顯的服務模式,大大提高健康養老服務的可及性。截至2023年底,該省兩證齊全醫養結合機構有962家,床位達27.63萬張,總量居全國第一。“為方便群眾了解機構情況,我們啟用醫養結合機構電子地圖,實現‘一鍵導航’。”徐民說。
人才隊伍建設是醫養結合高質量發展的穩固保障。目前,山東省231所院校開設醫養類專業,醫養類相關專業在校生有33萬人;累計線下線上培訓醫養結合骨干人員8300人次;省級對設立養老專業的高等、中等院校分別給予100萬元、80萬元獎補;對入職養老行業的中專以上畢業生給予1萬~2萬元入職獎補。
徐民說,該省醫養健康產業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新的增長點。2023年,全省醫養健康產業增加值達6111億元,較2018年增長近50%,醫養健康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6.6%,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明顯。
掃碼看發布會實錄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