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證券報
2024-06-22 13:32:06
原標題:蘑菇車聯CTO郭杏榮: 產業鏈企業迎來市場機遇
來源:中國證券報
原標題:蘑菇車聯CTO郭杏榮: 產業鏈企業迎來市場機遇
來源:中國證券報
● 本報記者 李嬡嬡
車路云一體化的方案成為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核心趨勢。蘑菇車聯CTO郭杏榮日前在2024國際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年會上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車路云一體化的應用已經進入3.0版本,更強調大模型的賦能。這一階段能夠在云端部署大模型,幫助人們對復雜環境有更好的理解和認知,使得車輛駕駛表現更接近于擬人化。隨著車端算力的增長,大模型也會加速部署到車上,實現車云聯動的大模型。同時,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升級對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帶來巨大市場機遇。
車輛更“聰明”
車路云一體化系統有機融合了“人、車、路、云”等交通參與要素,可達成數據信息高效交互。在郭杏榮看來,作為連接車、路、云等組成部分的車路云一體化技術系統,已經從1.0版本躍升到3.0版本。
郭杏榮告訴記者,1.0版本的功能更偏向于預警或者提示;2.0版本更偏向于協同感知,這一階段的車會自帶輔助駕駛的系統,更加智能,當把路側的數據實時同步到車上,能夠幫助輔助駕駛系統做出感知和決策規劃,使得車輛更加“聰明”。
“3.0版本是把大模型結合起來。過去的車路云一體化系統版本以及現在的單車智能,大多是在完成感知決策規劃的任務,并不具備對復雜環境的理解和認知能力,在路況復雜時難以順利實現變道超車等。當大模型賦能之后,車輛就會更加智能。”郭杏榮說。
郭杏榮表示,未來,云端會搭載大模型,同時會結合路端、車端等數據訓練更多的模型,包括訓練出車端的模型。屆時,車路云一體化就表現為云和車兩端的大模型在聯動,能夠處理更加復雜的環境場景。“所以,未來完全的自動駕駛就是要靠大模型技術來賦能,我們很看好其未來的發展前景。”郭杏榮說。
車路云一體化技術方案,可以為用戶帶來更加安全、舒適、高效的乘車體驗。“在車輛行駛過程中,將路側端的交通基礎設施數據源源不斷地發送給車輛,相當于給車輛裝上了千里眼、順風耳,能夠看得更遠、看得更全面,行駛更安全。如在高速公路部署‘車路云一體化’系統,當遇到塌方或者是交通事故時,能夠在0.1秒內通知后方車輛,便于做出決策,通行會更安全,效率會更高。”郭杏榮表示。
行業新藍海
自今年以來,車路云一體化成為行業新藍海,相關試點城市、試點企業不斷在推進。郭杏榮表示,車路云一體化建設的推進,對整個產業鏈的上下游企業是一個很大的市場機遇。
目前已確定20個左右城市作為第一批車路云一體化試點城市。“還有不少城市也在積極申請后面的批次,到2026年前,有望形成一個大的建設浪潮,這對于路側感知、路側計算、路側通信、路側軟件算法系統等發展將起到提振作用。”郭杏榮表示。
億歐智庫預測,2030年中國車路協同市場規模有望達4960億元,2021年-2030年復合增長率將達26.64%。
在郭杏榮看來,能夠完整地提供車路云一體化的系統方案的廠商,有望在此次風口中獲得更好的發展機遇。一體化建設,就是讓車端、路端、云端三端能夠真正協同起來,工作起來。郭杏榮表示,過去很多只是重建設,比如把路側的設備掛起來,項目通過驗收就結束了,缺少了后面的運營和使用。現在,要把多個系統集成化,要求路側產品不但要掛起來,還要有效被用起來,能夠低延遲、高可靠性地發送相關數據,實實在在地為越來越多的智能網聯汽車服務。
適應不同場景
郭杏榮認為,車路云一體化方案天然解決了交通的地域差異問題,通過獲取各類交通數據要素,可以訓練出最適應本地交通環境、滿足當地城市管理風格的模型,進而對單車智能進行反哺,進一步提升自動駕駛的智能化水平,有助于快速推動不同城市、不同區域的道路數字化轉型。
郭杏榮介紹了蘑菇車聯自主研發的車路云一體化系統。該系統具備高度集成化和擴展性,包括AI數字道路基站(邊緣計算系統)、云控平臺和多品類的自動駕駛車輛。其AI數字道路基站及其邊緣計算系統(MRS),算法精度達到中國信通院“車路協同路側感知系統認證”最高一級的SL3標準,可為L0-L4級別自動駕駛車輛賦能。蘑菇車聯進一步制定了M1至M4四個級別的路側數據質量分級企業標準,以指導路側基礎設施建設和數據賦能自動駕駛的研發和應用。
據悉,蘑菇車聯車路云一體化項目已在北京、上海、深圳、天津、四川、遼寧、湖南、云南、山東、湖北等多地實現落地運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