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廣網山東頻道
2024-07-04 22:35:07
原標題:山東多地迎喜雨 土壤墑情得到改善
來源:央廣網
原標題:山東多地迎喜雨 土壤墑情得到改善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濟南7月4日消息(記者程立龍)今年以來,山東省降水明顯偏少,特別是6月份平均降水量32.5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61.0%,疊加高溫天氣影響,部分地區發生旱情。
6月30日以來,省內出現大范圍降雨。記者采訪多個市縣相關人員,了解當地旱情是否得到緩解以及當下農業生產的情況。
德州禹城:土壤墑情得到有效改善
“真是一場喜雨!”7月4日,經過前兩天雨水的沖刷,地里的玉米苗綠油油的,看起來格外鮮亮,種植大戶張樹軍的心里也樂開了花。張樹軍是山東德州禹城市安仁鎮種糧大戶,今年種了600畝玉米,還有600畝地套種了玉米和大豆。
前一段時間,張樹軍可是著急得不行,“地里太旱了,影響了出苗。”從7月1日開始,連續兩場降雨緩解了地里的旱情,也給張樹軍吃了“定心丸”,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現在玉米苗已經20厘米高,到了該澆水的時候。如果抽水澆地,每畝地人工和電費得花30塊錢,這場雨可給我的1200畝地省了不少錢!”
禹城市農業農村局農技站推廣研究員陳立娟告訴記者,近期禹城市幾次降雨的平均累計降雨量在25毫米左右,有效改善了土壤的墑情。
德州禹城市安仁鎮,降雨改善了土壤墑情(央廣網發 張樹軍 攝)
位于魯西北平原的禹城是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的重要基地。相對于玉米,前期旱情對于大豆種植的影響更大一些。陳立娟介紹,“前期旱情導致有部分地塊沒有種上大豆,近期降雨之后,大豆基本都可以種上了。”
這幾天在田間查看苗情的時候,陳立娟發現玉米出苗還可以。但是俗話說“旱生蟲、澇生病”,由于前期旱情較重,導致蟲害比較厲害,部分地塊還存在“大小苗”的情況,農戶應該加強田間管理,及時防治病蟲害。
另外,根據當地天氣預報預測,5日下午到夜間,禹城市將有大雨到暴雨,過程降水量30至50毫米,7日下午到夜間還有一次明顯降水過程。陳立娟建議,兩次降水疊加需謹防旱澇急轉,玉米苗期怕澇,雨后田間若有積水,要及時排出。
菏澤曹縣:拔節期玉米迎喜雨
菏澤曹縣地處魯西南平原,是全國超級產糧大縣,糧食播種面積常年穩定在300萬畝以上。縣農業農村局研究員徐樹軍介紹,7月3日夜間到4日早上,曹縣平均降雨量為35.4毫米,“極大緩解了前期的旱情”。
徐樹軍說,今年5月27日到6月20日左右是當地夏收夏種的重要時段,連日的干旱對當地以玉米為主的夏種造成了一定影響。當地采取了澆“蒙頭水”、造墑播種和抗旱保苗等手段,6月24日全縣秋糧播種基本完畢。
“前期適當旱一點對處于苗期的玉米有一定好處,能促進根系下扎,增強植株的抗逆能力。”對于剛剛下過的這場雨,徐樹軍特別高興,“現在大多數地塊玉米處于拔節期,這場喜雨正好適合玉米拔節生長!”
日照莒縣:全縣玉米播種完畢
日照莒縣位于沂蒙山區,境內山區、 丘陵、平原各占約三分之一。縣農業技術服務中心副主任姚紅燕說,從6月29日到7月4日,已經下了三場雨,當地旱情得到了緩解,改善了土壤墑情。
近期的降雨緩解了莒縣的旱情(央廣網發 姚紅燕 攝)
姚紅燕介紹,前期受持續干旱影響,當地部分沒有澆水條件的山區和丘陵地帶的田地,玉米播種受到了影響。這三場雨之后,莒縣當地已經全部播種完畢。
7月3日,莒縣農業農村局技術人員到城陽、招賢等鄉鎮街道,了解玉米苗情。“目前玉米出苗之后長勢良好,”姚紅燕說,現在的工作重點是要加強田間病蟲害的防治。
技術人員到田間了解苗情(央廣網發 姚紅燕 攝)
對于是否會發生“旱澇急轉”,姚紅燕說,目前當地不存在這種情況,如果后續短時間內持續有暴雨和大雨,可能會造成“旱澇急轉”。那時候農戶需要及時做好排澇,進行追肥,做好病蟲害防控,加強田間管理。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