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4-07-14 14:01:07
原標題:山東美術館:讓科技賦能典藏工作
來源:中國文化報
原標題:山東美術館:讓科技賦能典藏工作
來源:中國文化報
“觀此青綠——山東美術館館藏生態文明主題繪畫作品展”現場
本報記者 屈 菡
2022年,山東美術館館藏資源共享平臺(以下簡稱“資源共享平臺”)建成上線。時至今日,該共享平臺打通了山東全省美術館館藏數據信息,實現了全省美術館館藏作品一鍵可查、網上借展、聯合策展。近日,記者采訪了山東美術館館長楊曉剛,他和我們分享了山東美術館通過科技賦能典藏工作的寶貴經驗。
《美術文化周刊》:資源共享平臺建立的背景和運行機制是什么?對山東全省美術資源利用起到了哪些作用?
楊曉剛: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已經成為文化傳播的新趨勢。山東省作為中國的重要文化省份,擁有豐富的美術資源,為更好地保護、傳承和利用好這些資源,提高公眾的文化獲得感,山東美術館積極響應國家關于文化與科技融合的號召,根據業內工作人員和使用人員需求,打造了這一平臺。
資源共享平臺是山東省大數據局批準的2022年度省級政務信息化項目。運行機制方面,項目通過整合全省范圍內的美術館館藏數據信息,建立起一個統一的、安全的數據庫。這個數據庫不僅包括藝術品名稱、作者、創作年代等基礎信息,還包括高清圖像、展覽記錄、研究成果等深度信息。平臺依托政務云,采用先進的信息技術,確保數據的安全存儲、高效檢索和便捷共享。
資源共享平臺系統包含管理平臺和共享查詢平臺兩個模塊。從藏品征集到賬目管理再到RFID庫房管理系統,都在管理平臺模塊的掌控之中,這極大提高了美術場館的管理效率,增強了藏品信息透明度,還能夠精準管理庫存,實現實時監控,并增強安全性。這部分內容對應各個場館的數據資源庫,是整個系統的核心。共享查詢模塊則能幫助我們實現藏品綜合信息查詢、借展、策展、場館預約等。兩個模塊可以實現聯動,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能夠以數字賦能藏品活化,實現藏品資源跨地域展覽、研究和共享。
從全省范圍來看,資源共享平臺的建立極大地促進了美術資源的整合與共享,使得各地美術館能夠更加方便地進行交流與合作,共同推動美術研究和教育的發展。同時,可以通過平臺更加直觀、全面地了解山東的美術藏品,提高了文化服務的精準度和互動性。
山東美術館藏品庫一隅
《美術文化周刊》:近年來,山東美術館在藝術收藏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資源共享平臺上線以來,在藏品的管理和利用等方面起到哪些積極作用?
楊曉剛:山東美術館建館46年來,始終將收藏作為業務工作的重中之重。通過社會捐贈、協商征購、拍賣購買、展覽征集等多種渠道匯聚藏品,已完成數字化登記的藏品有6000余件,目前建立了成熟的收藏體系,形成了傳統與現代并存、開拓與創新并進的收藏特點。
1977年至2012年間,山東美術館圍繞山東地域文化特色展開收藏,在國畫和版畫研究、展示、創作、收藏方面作出了突出成績,產生了廣泛影響,積累了一大批精彩藏品,如崔子范、周滄米、葉淺予、周思聰、黃胄、黃永玉、錢松喦、許麟廬、黑伯龍、王學仲等的作品。對版畫尤其是山東民間木版年畫、民間美術的研究和收藏是山東美術館這一時期較為突出的學術成果,曾舉辦過諸多名家版畫展和大量山東民間木版年畫的創作、研究、交流活動,是山東美術館專業化、現代化建設的重要舉措。
2013年山東美術館新館建成后,館舍條件、經費投入、收藏機制等均發生了重大變化。新館更有條件和能力主動開展更大規模、更大體量、更多類型的精品收藏。截至2023年底,共計收藏各類作品3394件,涵蓋各類畫種、各類題材、各類風格,兼容并包、百花齊放,體現了山東美術館專業化、現代化進程的重要成就,更是山東省經濟社會發展繁榮興盛結出的碩果。
資源共享平臺的上線使得藏品管理更加規范化、系統化,提高了工作效率。收藏評審工作也在該平臺試用,做到了管理工作線上留痕。此外,平臺還為藏品的保護和修復提供了科學管理數據依據,通過科學的管理延長藝術品的壽命。
通過平臺的數據分析和共享查詢功能,可以更好地讓大家了解藏品的利用率和藏品情況統計數據等,為未來的展覽策劃提供參考。平臺系統上線以來,山東美術館申報的2次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項目、2次青年策展人項目、國家藝術基金項目,以及館內策劃的“藝苑藏珍——山東美術館館藏精粹展”“萬物從容——山東美術館迎新春館藏花鳥動物畫精品展”等館藏研究展都是依托該平臺進行策劃實施的。總體而言,平臺簡化了工作中較為煩瑣的流程,共享了藏品信息,增強了策展、學術研究等工作的靈活性。
《美術文化周刊》:關于資源共享平臺建設,下一步有什么規劃?
楊曉剛:山東美術館在藏品的數字化管理方面一直在進行實踐創新,取得了一定的示范效應。下一步,我們將通過山東美術館聯盟進一步擴大資源共享平臺的規模和影響,并逐步向全省公立美術館、私立美術館、高校美術館推廣,打破藝術交流壁壘,擴大資源共享的范圍,發揮其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未來,山東美術館將繼續完善平臺的技術支持,增加更多教育性的功能,如講座、虛擬展覽等。此外,還將探索利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進一步提升平臺的智能化水平,以期為公眾提供更加豐富多樣的文化體驗。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