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4-07-25 08:52:07
原標題:為搭建塔中友誼之橋貢獻力量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原標題:為搭建塔中友誼之橋貢獻力量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塔吉克斯坦總統拉赫蒙身邊有一位年輕的翻譯——阿穆爾丁·諾斯洛夫,他的中文名字叫穆志龍。本科時,穆志龍來到新疆師范大學就讀,研究生又到中國政法大學外交學專業深造。作為中國培養的優秀留學生,穆志龍持續為搭建兩國友誼之橋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中國留學的經歷讓我走上外交之路”
穆志龍出生在塔吉克斯坦庫洛布,一山之隔便是中國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2009年,他考取中國政府獎學金,到新疆師范大學學習商務漢語。2013年,他懷揣投身于外交事業的志向,到中國政法大學深造,攻讀外交學專業的碩士。
雖然已經畢業多年,但中國政法大學“一生一世法大人”的寄語始終被穆志龍銘記在心。“剛到中國政法大學時,我覺得用中文學習外交學很有難度,差點打退堂鼓。”穆志龍回憶道,“我的導師李群英教授說:‘你的中文基礎好,懂中國人的思維,有外交理想,又特別努力,一定能行!’李老師溫暖的話語和真誠的交流鼓舞了我,讓我燃起了學習拼搏的斗志。”
讀研期間,穆志龍刻苦學習。他把課下預習和復習做得格外充分,在大量閱讀專業書籍的基礎上,積極地向老師們請教提問,漸漸適應了外交學專業的中文授課進度。他利用2014年的暑假,回到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別,以實習記者的身份參與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會議的相關報道工作。
“在中國政法大學的外交學專業,我學習到了系統的外交理論、豐富的外交案例、靈活的外交策略。現在回想起來,授課老師們的培養潤物細無聲地影響著我今日的工作。中國留學的經歷讓我走上外交之路。”穆志龍說。
“深刻體會到國際合作的重要性”
畢業后,穆志龍在近十年的外交工作中,兢兢業業地為塔中友誼之橋添磚加瓦。在上海合作組織秘書處擔任秘書長助理兼翻譯期間,穆志龍鍛煉了跨文化交流和處理國際事務的實操能力,逐漸完成了從外交學專業學生向外交工作者的身份轉變。他說:“這段工作經歷讓我深刻體會到國際合作的重要性,也讓我更加堅定了決心,要為塔中兩國友誼與合作貢獻自己的力量。”
他還擔任過塔吉克斯坦共和國駐華大使館的外交官。穆志龍28歲那年,上合組織青島峰會舉行。作為塔吉克斯坦駐華大使助理兼翻譯,他全身心投入到峰會的工作之中。“你什么時候回家?”“幾點來吃飯?”成為他當時最難回答的問題。那段時間,穆志龍忙并快樂著,他說:“雖然工作辛苦,但我真實感受到,我在為塔中友誼助力。”
在外交工作以外,穆志龍還做過塔吉克斯坦雜志《大陸橋》的翻譯工作, 希望吸引更多塔吉克斯坦人了解中國。2017年,他參與編譯了人民教育出版社面向海外青少年的國際中文教材——《跟我學漢語》。2018年9月,他到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中國學生塔吉克語。穆志龍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增加塔中兩國年輕人對彼此語言的興趣,助力建立民眾相互理解的交流通道。
“塔中攜手擁抱更多發展機遇”
穆志龍說:“我看到,中國正在切實為世界經濟注入穩定力量,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興技術已經成為推動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塔吉克斯坦是最早支持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之一,鄰里相親、互利共贏的塔中合作造福了廣大民眾。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希望塔中攜手擁抱更多發展機遇。”
跨越帕米爾高原,中塔友誼之橋日益堅固。穆志龍表示,他將繼續發揮自己的專業知識與能力,為塔中友好貢獻更大力量。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