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4-07-25 08:52:07
原標題:拿出看家本領 走向全國舞臺
來源:中國文化報
原標題:拿出看家本領 走向全國舞臺
來源:中國文化報
民族歌劇《沂蒙山》劇照 任泓昱 攝
本報駐山東記者 蘇 銳
7月17日至20日,山東歌舞劇院在濟南連演4天民族歌劇《沂蒙山》,再度掀起觀演熱潮。這是6月啟動的《沂蒙山》全國巡演的一部分,也是山東歌舞劇院堅持以演出為中心服務社會、推動藝術精品走向全國舞臺的生動實踐。
濟南市趵突泉小學教師趙艷麗已經是“三刷”《沂蒙山》。“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感受,每次看都會被演員真摯的表演打動。”她表示,革命戰爭年代先烈的奮斗與犧牲精神,應該借助生動的文藝形式進行傳播和弘揚。看完《沂蒙山》,讓人明白了“黨群同心”的原因,也看到了“軍民情深”的重要作用。
今年6月開始,山東歌舞劇院攜《沂蒙山》赴安徽省、江西省、湖北省、內蒙古自治區、北京市演出10場,在各地引發熱烈反響。
“作為傳承沂蒙精神和紅色文化的經典之作,《沂蒙山》全國巡演一方面擴大了精品的受眾面和傳播力,另一方面也鍛煉了隊伍,讓演職員進一步總結演出經驗。”山東歌舞劇院黨委書記、院長李貝告訴記者,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必須增強文化自信,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山東歌舞劇院將《沂蒙山》每次演出都當作與觀眾面對面座談的機會,不僅聽掌聲,更希望聽到他們對于劇目或者劇院的意見,以此鞭策自己始終站在時代潮頭、與民眾心相連。
《沂蒙山》此次全國巡演也確實實現了既定目標。部分城市的演出票早早售賣一空,有些觀眾還跑到山東歌舞劇院線上融媒體平臺留言,希望開展常態化駐場演出,讓當地更多青少年能看到此劇。
湖北省武漢市觀眾孫曉菲6月22日在武漢琴臺大劇院觀看了《沂蒙山》。“感觸最深的是,劇中鄉親們為了掩護我們的部隊,義無反顧地站出來。”孫曉菲說,山東是沂蒙精神的發源地,湖北也擁有眾多紅色文化資源,盼望兩地能多交流,自己假期也想到山東旅游,實地感受“好客山東”的紅色文化底蘊。
民族歌劇《沂蒙山》引發觀眾熱烈反響 任泓昱 攝
觀眾反響熱烈,《沂蒙山》的演職員也感到收獲很大。
《沂蒙山》劇中角色“海棠”的扮演者李迎春說,對于6月開啟的全國巡演,起初自己心里非常忐忑。根據以往經驗,南方的氣候和飲食與北方不同,擔心嗓子和身體出現問題。好在準備充分,而且南方觀眾特別熱情,山東歌舞劇院的團隊特別團結,演出順利完成。
《沂蒙山》劇中角色“林生”的扮演者田瑞雪說,全國巡演持續一個多月時間,大家克服重重困難,演出效果是理想的。過去3年,自己在劇中扮演過多個角色,站在舞臺不同的位置,面對不同的觀眾,感覺成長很快,真正做到了“參演一部戲、受用一輩子”。
舞美總監王湖南對于本次全國巡演的幕后情況更加了解。“45天走了5000公里,酷暑卸車、凌晨裝臺,每一站的演出,準備工作都是硬仗。”王湖南說,為保證工作進度,舞美隊工作人員有的帶病裝卸車,有的連飯也顧不上吃。
“我們這部戲在傳承傳播沂蒙精神,我們這個團隊本身也在踐行沂蒙精神。”李貝介紹,今年12月,山東歌舞劇院將迎來《沂蒙山》首演6周年。根據演出安排,山東歌舞劇院計劃在12月完成《沂蒙山》演出300場,并配套舉辦系列活動,系統梳理《沂蒙山》走向全國舞臺、攀登文藝高峰的經驗。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