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8日訊 國務院新聞辦今天繼續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司法部介紹了“十四五”時期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和司法行政工作,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
司法部部長賀榮介紹,五年來國務院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法律議案53件、制定修改行政法規150件次。民營經濟促進法、糧食安全保障法、能源法、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等一批重要法律法規頒布實施。同時,堅持立改廢釋并舉,對全部現行600多項行政法規開展了規模最大的一次集中清理。圍繞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海南自貿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推進制定31件授權和改革決定,以及7批次一攬子修改法律法規58件、廢止28件。
目前,我國有律師83萬、仲裁員6.7萬、公證員1.5萬、司法鑒定人4萬、法律援助工作人員1.2萬,每年辦理各類業務4000多萬件,在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保障群眾合法權益等方面發揮了積極重要的作用。
五年來全國310萬人民調解員調解糾紛7900多萬件。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五年來辦理行政復議案件204萬件,2024年新修訂的行政復議法實施以來,新收案件近110萬件,九成以上實現了案結事了,行政復議化解行政爭議的主渠道作用逐漸凸顯。
我國已簽署91個司法協助條約、19個移管被判刑人條約,五年來辦理司法協助案件1.6萬多件。我國律所在37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207家分支機構。以仲裁為例,五年來辦理涉外仲裁案件1.6萬件,標的額達到7300億元,其中2024年受理4400多件、標的額近2000億元,與2020年相比,分別增長了100%和136%,我國已逐步成為面向全球的國際商事仲裁優選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