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日訊 新學期開啟,各地以新技術新手段組織了豐富多彩的“開學第一課”,為孩子們開啟精彩新學期。
“同學們好,新學期讓我陪你開啟奇妙的科技探索之旅吧!”9月1日早上8點,在濟南山東大學附屬中學校門口,人形機器人與學生親切互動,以十足的科技感,向每一位踏入校園的學生送上新學期的問候。科技不僅體現在歡迎同學上,開學第一課,濰坊高密知行學校更是借助人工智能讓學生與“小兵”張嘎進行了一場跨時空對話。
濰坊高密知行學校學生邵珠航:嘎子哥!你們打鬼子的時候不害怕嗎?
張嘎:怕?咋不怕?但怕沒用!想想被燒掉的村子和犧牲的親人……心里那股火氣,就壓過了害怕!
這堂別開生面的開學第一課,將前沿科技與思政教育相結合,達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效果。
濰坊高密知行學校學生吳思羽對記者說:“這堂課讓我從英雄身上汲取了無窮力量,也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愛國不用等長大,從現在開始我必須更加努力學習,將來才能用科技守護和平,守護我們的幸福家園。”
在棗莊市紅旗小學通過虛擬人交互、3D動畫還原等前沿技術,重現了鐵道游擊隊的英勇事跡,將書本文字轉化為可觸可感的“實景”歷史,為學生打造沉浸式紅色教育“開學第一課”。臨沂市是全國首批著名抗日英烈陳明烈士的犧牲地,開學第一課,臨沂市和陳明烈士家鄉福建龍巖市兩地的師生,通過視頻連線,以“沉浸式緬懷+互動式學習”的創新方式共同上了一堂以“跨越時空的追思”為主題的紅色教育課,感受烈士的英雄一生。
臨沂第一實驗小學學生王一赫說:“當我和龍巖的小伙伴們一起敬禮時,心里特別激動,好像我們手拉手,一起接過了他(陳明烈士)沒做完的事情,我們要從這件事情中汲取強大的力量,以后我要好好學習,長大后做個對國家有用的人。”
臨沂第一實驗小學教師白延廷介紹:“通過今天這種沉浸式的體驗呢,讓孩子們懂得了銘記與傳承,同時也更好地啟發我們老師,如何做好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學生爭做新時代好少年,把我們的沂蒙精神弘揚好代代傳承好。”
淄博市打破傳統思政課堂的宣講模式,通過戲劇作品向學生們演繹了著名力學家郭永懷始終將國家利益置于個人之上的事跡,讓學生們在觀看戲劇中,深刻感悟愛國主義精神與科學家精神的內涵。在位于青島西海岸新區鐵山街道的抗戰“紅色堡壘”楊家山里,當地中小學生們傾聽了抗日軍民堅貞不屈、抗戰到底的故事,接受一場跨越時空的精神洗禮。
在濟寧市任城區青少年國防教育基地,小學生們在教官的指導下,在訓練區投擲模擬手榴彈,練習激光打靶,參觀現代化軍事裝備模型,沉浸式的軍事體驗讓孩子們對國防知識產生了濃厚興趣。
德州市德城區第四實驗小學向學生們講解普及了閱兵活動的意義、先進武器裝備和兵種等知識。德州市德城區第四實驗小學學生劉若熙說:“我非常期待看到解放軍叔叔們高大帥氣的身影,還有那些先進武器裝備,一想到這些我就特別地激動,國家的強大讓我非常地自豪和驕傲。”
德州市德城區第四實驗小學老師劉鵬笑介紹:“我們通過提前給學生‘做功課’,讓他們帶著自己的思考去觀看閱兵活動,能夠更深刻地理解國家發展過程中的艱辛,感受國家的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