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客戶端
2025-08-25 16:00:08
原標題: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消化科超聲內鏡團隊完成“超聲內鏡引導下'無射線'治療腹腔動脈動脈瘤”
來源:大眾新聞·齊魯壹點
原標題: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消化科超聲內鏡團隊完成“超聲內鏡引導下'無射線'治療腹腔動脈動脈瘤”
來源:大眾新聞·齊魯壹點
近日,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消化內科超聲內鏡團隊完成多例“超聲內鏡引導下腹腔動脈動脈瘤栓塞術”,實現了該類疾病的“無射線”精準治療。
腹腔動脈動脈瘤(Visceral Artery Aneurysm,VAA)是指腹主動脈所供應的胃腸道、肝、脾及胰腺動脈因各種病變或損傷而導致的動脈壁局限性或者彌漫性的擴張或膨出。其中以脾動脈瘤(60%)和肝動脈瘤(20%)最為常見。VAA與腦動脈瘤、主動脈動脈瘤一樣,是嚴重威脅人類生命的血管疾病,發生率占人群的0.2%~2.0%,僅次于腹主動脈瘤和髂動脈瘤。雖然VAA發病率較低,但其破裂率可高達25-40%,一旦破裂可導致失血性休克,死亡率高達90%。
VAA分為真性動脈瘤、假性動脈瘤,如果VAA出現以下情況,需要積極干預治療:任何假性動脈瘤;任何引起腹痛、壓迫等癥狀的VAA;任何無癥狀性的胃、胃網膜、胰十二指腸、胃十二指腸、腸系膜或結腸VAA;無癥狀的直徑>2 cm的脾動脈瘤,腎動脈、肝動脈瘤,腹腔干、空腸或回腸VAA;任何無癥狀的VAA最大直徑增加>0.5 cm/年;育齡女性合并VAA者。
目前,X線下放射血管介入治療為VAA的一線治療,通常經股動脈穿刺(Seldinger技術),將微導管插至病變血管處進行治療。常用的方法包括動脈主干栓塞、動脈瘤瘤腔栓塞、覆膜支架腔內隔絕動脈瘤術等。但該方式需在非麻醉狀態下依賴X線透視,操作路徑長、步驟復雜,術后還需肢體制動,存在一定局限。
超聲內鏡(EUS)將超聲探頭置于內鏡前端,可對消化道管壁及周圍臟器、血管實現近距離高清觀察。憑借無輻射、實時多普勒監測等優勢,EUS在血管介入治療中展現出顯著價值。在麻醉狀態下,可通過EUS實施“一站式”聯合治療,一次操作處理多個病灶。
EUS引導下脾動脈瘤栓塞術
一名老年女性患者,因乙肝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脾動脈瘤及胰腺囊性病變入院。經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消化科副主任鐘寧、寇冠軍二位醫生與患者及家屬共同決策,為其行EUS引導下胃底曲張靜脈硬化術、EUS引導下脾動脈瘤栓塞術及食管曲張靜脈套扎術。患者術中無不適,術后2天即康復出院。同日,鐘寧教授團隊還為一位年輕脾動脈瘤患者成功施行EUS引導下栓塞治療,該患者術后第1天也順利出院。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消化科在國內率先開展多項超聲內鏡(EUS)引導下的動脈瘤栓塞治療,涵蓋脾動脈、肝總動脈、腸系膜上動脈等部位,為患者提供了“無射線”、更簡便、更低廉的治療選擇,并通過學術會議、國內及國際期刊持續推廣該技術,標志著齊魯消化EUS血管介入技術已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通訊員 寇冠軍)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