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時報
2025-08-28 14:25:08
原標題:處暑至,秋燥起這樣養生最濟南
來源:濟南時報
原標題:處暑至,秋燥起這樣養生最濟南
來源:濟南時報
處暑一過,濟南的一早一晚漸漸涼快下來,就像個“分水嶺”,天上的陽氣往回收,地上的陰氣慢慢漲,人們身體的新陳代謝也跟著慢下來,養生就得跟著節氣走,講究個“調和陰陽、滋陰潤燥、收斂神氣”。
飲食方面,處暑后最要緊的是潤燥、健脾,還得記著“少辛增酸”。濟南的空氣開始變干燥,肺里容易缺了滋潤,平時多吃點銀耳、百合、蓮子、梨這些,早上煮碗百合粥,下午燉個銀耳蓮子羹,或者用雪梨燉點川貝,都是潤嗓子又養肺的好東西。
入了秋也會有濕氣,如果覺得身上沉、沒胃口,煮點薏米粥,或者用赤小豆煮水喝,茯苓也能拿來燉湯,都可以健脾祛濕。
睡眠也需要調整。秋天講究“秋收”,人也得跟著早睡早起,晚上盡量10點半前躺下,早上6點半到7點起來,讓肺好好歇著。中午可以睡20來分鐘,不能太久,不然下午反倒沒精神。
濟南早晚溫差拉大,不要貪涼。早上出門套件薄外套,晚上睡覺把肚子蓋好,尤其是老人、小孩和身體虛弱的,隨身帶件薄衣裳,冷了就披上。屋里也別太干,放個加濕器,或者在窗臺上擺盆水,濕度能保持40%到60%最好,不然早上起來容易嗓子干、鼻子癢。
中醫的小方法也可以試試。手腕橫紋那邊有個太淵穴,每天按個三五分鐘,能補補肺氣;鼻子兩邊的迎香穴,癢了、干了按按,能舒服不少;膝蓋下面的足三里,常揉著點,脾胃好,免疫力也跟著上來。要是平時手腳涼、怕冷,體質虛寒的,也能找個艾條灸灸關元穴——就在肚臍往下三寸的地方,還有腰上的命門穴,暖暖陽氣,身上也舒坦。
別忘了還得防“秋燥病”。嗓子干、咳嗽、咽炎容易找上門,多喝點溫水,別等渴了才喝,讓嗓子一直潤著。別老待在空調房里,時不時開窗透透氣。吃的也得新鮮,別貪涼吃冰的,不然腸胃容易鬧別扭,要么拉肚子要么便秘,都不好受。洗澡別用太燙的水,洗完了抹點潤膚乳,少用那些堿性大的肥皂,不然皮膚干得掉皮。
最后送您一個小口訣:“處暑至,秋燥起;潤肺脾,少辛酸;早睡起,添衣被;動適度,心不累;防秋悲,笑常隨。”照著這些法子調著,身體就能順順當當地適應秋天,抵抗力也強,等天冷了也少生病。處暑養生也沒啥復雜的,就是跟著時節走,吃好、睡好、心情好,就夠了。 (作者:濟南市長清區中醫醫院呼吸科主管護師律慧慧)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