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2025-08-31 22:04:08
原標題:分享5個細微但是很有用的習慣
來源:人民日報微信公號
原標題:分享5個細微但是很有用的習慣
來源:人民日報微信公號
維護一份“思緒備忘錄”
我們的思緒有時像天上的云朵,前一秒還清晰縈繞在腦海中的想法,下一秒可能就被瑣事沖散,再想捕捉時,只剩下模糊的碎片。維護一份“思緒備忘錄”,可以給那些易逝的想法一個安放之處。
突然涌起的情緒,或是靈光一閃的念頭,都可以隨手記錄下來。不用在意文字是否工整、邏輯是否清晰,只需忠實地呈現當下的內心。當你偶爾翻看時,會發現它像是一面鏡子,映照出你內心的成長與變化。
那些曾經困擾你的情緒,在記錄與回望中會慢慢變得平和;那些曾經被忽略的美好想法,或許會在某個時刻重新綻放光彩,給你帶來新的啟發。
每天用一句話記錄自己的進步
我們常常會關注到自己未完成的目標,卻很少停下來,認真看看自己每天的小進步。其實,進步不一定是驚天動地的成就,可能只是今天比昨天多堅持了一會兒,比昨天多學了一個小知識,比昨天更耐心地對待了一件事。
每天用一句話記錄自己的進步,是給生活增添一份小小的儀式感,也是給自己一份溫暖的鼓勵。比如“今天我聽到了一個很棒的觀點,這是我的進步”,又或者 “今天我克服了懶惰,按時完成了計劃,很棒”。
堅持記錄,你會發現自己原來在不知不覺中成長了這么多。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進步,積累起來便會成為巨大的力量,讓我們更有信心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事情遇到瓶頸時
停下來,動動手
生活中,難免會有一些事情陷入瓶頸,讓我們感到懊惱、焦慮:是一項難以推進的工作,一個解不開的難題,或是一段難舍的感情。這時,我們會不停地在腦海里糾結、掙扎,卻始終找不到突破口,反而讓自己越來越疲憊。
其實,事情遇到瓶頸時,不妨試著停下來,動動手做一些簡單的小事。比如整理一下桌面,泡一杯熱茶,或者只是簡單地疊一疊衣服。這些看似與當前難題無關的小動作,卻能在不知不覺中緩解我們的焦慮情緒。
動手的過程,能讓我們的注意力從混亂的思緒中轉移出來,讓大腦得到短暫的放松。專注于手中的小事,完成后會收獲一份小小的成就感,我們帶著這份成就感再去看之前的難題,或許會發現新的思路,找到突破瓶頸的方法。
有時候,停下來不是放棄,而是為了更好地出發。
用提問來提升學習效果
學習是一個伴隨我們一生的過程,好的學習方式,能讓學到的東西真正內化為自己的能力。
用提問來提升學習效果,就是在學習的過程中,主動與所學的內容進行互動。不要只是單純地看和聽,而是在腦海里多問自己幾個為什么。比如讀完一篇文章后,問問自己“這篇文章的核心觀點是什么?作者為什么會提出這樣的觀點?”
提問的過程,其實是在主動梳理所學內容的邏輯,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它能讓我們從知識被動的接收者變成主動的思考者,讓學習的過程不再枯燥。
多和身邊人分享美好
清晨窗外清脆的鳥鳴,午后溫暖的陽光,傍晚絢爛的晚霞……生活中有許多小美好,若只是自己獨自欣賞,難免會顯得有些孤單。
多和身邊人分享美好,能讓更多人感受到生活的溫暖與善意。不用刻意準備什么,只是在吃到好吃的食物時,隨口說一句“這個真的很不錯,你也試試”;在看到美麗的風景時,拉著身邊人一起駐足欣賞,分享內心的喜悅。
這種分享,會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讓彼此的關系變得更加親密、溫暖。在分享美好的過程中,我們也會讓自己的生活充滿陽光與歡笑,讓日子變得更加有滋有味。
來源:人民日報夜讀綜合L先生說 | 主播:趙文龍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