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网红女主播精品视频-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婷婷-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全部

煙臺·藍色之城|國際零碳島 款款入畫來

來源:膠東在線

作者:

2025-09-11 15:18:09

原標題:煙臺·藍色之城|國際零碳島 款款入畫來

來源:煙臺融媒

原標題:煙臺·藍色之城|國際零碳島 款款入畫來

來源:煙臺融媒

YMG全媒體記者 苗春雷 通訊員 聶英杰 攝影報道

9月的長島,天高海闊,生機無限。

茫茫大海上,13座智能網箱耕海牧漁,構筑起一座座“藍色糧倉”;海底世界里,海草床通過光合作用,高效固碳;島嶼之上,新能源公交車穿梭于修復后的青山綠廊……

從全域生態修復到深遠海養殖,從零碳交通體系到海洋碳匯金融,長島國際零碳島正以“全球海島保護與開發典范”的姿態,在225.57公里海岸線上繪制零碳發展的“中國樣本”,讓碧海藍天成為可持續發展的最美底色。

持續進行生態治理修復

回望過往,“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在長島的發展歷程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

20世紀80年代,長島依托良好的海洋生態,大力實施“耕海牧漁”戰略,1992年成為山東省第一個“小康縣”。進入90年代,由于海洋環境惡化、養殖密度過高等多種原因,扇貝連續多年大面積死亡,養殖產業斷崖式萎縮。

歷經跌宕起伏后,長島認識到“持續發展是主題,生態保護是根本”,抓好生態文明建設,努力推進“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

生態是長島的最大優勢,亦是最大的短板。近年來,長島把生態保護修復作為首要任務,以壯士斷腕的決心狠抓生態保護修復,實行“山水林海城”統籌謀劃、整體施策、一體推進——

堅持修復增綠“治山”,拆除陸域全部80臺風機,完成10個有居民島68.4萬平方米破損山體治理,林木綠化率達到60%;

堅持進退有序“治海”,全面推行“灣長制”,高水平建設美麗海灣,騰退近海養殖1.8萬畝,升級建設1個中心污水處理廠、40個分布式地埋污水處理站,實現了全域污水達標排放,長島近岸海水優良率常年保持100%;

堅持加減并舉“治岸”,累計拆除岸線育保苗場86萬平方米,修復岸線89公里,常態化開展“凈灘行動”,自然岸線和旅游岸線占比由38%提升到87.7%;

堅持控源減排“治城”,積極創建“無廢島嶼”,在全省率先實現全域生活垃圾分類和無害化處理,完成城市公交、旅游公交新能源全替代,實施島外車輛“禁入”、島內車輛“控牌”,利用空氣能供熱技術實現城區新能源供暖全覆蓋,漁村供暖煤改電比例達到79%。長島南北長山島群、大黑山島、砣磯島獲評全國首批“和美海島”,廟島諸灣入選國家級“美麗海灣”。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

經過持續的生態治理修復,長島環境質量明顯提升。多年未見的大葉藻等藻類在海岸叢生,白江豚、鯨魚等高級海洋生物頻頻出現,北海獅、黑天鵝首次出現,長島境內發現的鳥類種類已占全國鳥類種類的24.2%。2019年,長島被命名為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加快產業化生態轉型

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

長島堅持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在深度經略海洋中促轉型,在用好生態稟賦中強動能,在傳承歷史文化中增優勢,加快產業生態化轉型。

整合“海、島、山”元素,做精“生態游”。長島精心打造海岸休閑、海上環游、漁家風情、夜間經濟等旅游組團,開展全域旅游提質升級,獲批全國首個海上3A級景區和大黑山島4A級景區,加快創建長島5A級旅游景區;實施“漁家樂·民宿”改造提升行動,5A級民宿數量居全省縣域首位,成功舉辦全國海釣邀請賽、環島馬拉松等賽事,“過夜游”比例由45%提高到75.5%,游客人均消費由1000元提升到1300元,旅游從業人員超過全區總人口的1/3。

加強“海上糧倉”建設,耕好“生態海”。長島深遠海養殖持續突破,獲批全國首個海上經濟開發區——長島“藍色糧倉”海洋經濟開發區,落地國家級漁港經濟區試點項目,省級以上海洋牧場達到14處,占煙臺市30%,形成了海洋牧場建設“全國看山東、山東看煙臺、煙臺看長島”的格局。扇貝、牡蠣、海帶以及海參、鮑魚、海膽等傳統養殖不斷提質增效,得到消費者廣泛認可和市場青睞。2024年長島水產品產量43萬噸,占煙臺市22.3%;實現漁業產值99.28億元,占煙臺市26.6%。

發掘“生態產品”價值,念好“碳匯經”。長島創新推出全國首筆“海草床、海藻場碳匯貸”、全省首筆“海洋牧場物聯網貸”、全市首筆“海帶碳匯貸”“個人海水雙貝類養殖碳匯貸”,生態價值加快轉化為經濟價值。

海島生態發展不斷創新

面向未來,長島把體制創新作為立身之本,自覺扛起為全國全省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先試、探索新路的重大責任,全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

長島高標準啟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工作,邀請相關研究機構賦智賦力,編制了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試點方案、規劃、生態產品開發目錄和GEP核算實施方案等,形成了海島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綜合解決方案。

零碳是長島的核心競爭力和未來發展的鮮明底色。自2021年啟動長島國際零碳島建設以來,長島從發展藍碳經濟抓起,布設了山東首臺波浪能發電裝置,大黑山島被認證為全國首個負碳超2000噸二氧化碳當量的“負碳海島”。2023年,長島國際零碳島規劃研究成果在聯合國氣候變化迪拜大會發布,引發國際熱議。

在生態領域改革方面,長島正在全力創建全國首個海洋類國家公園,已連續舉辦了四屆海洋生態文明長島論壇,成功創建全國海洋生態保護和持續發展標準化示范區,制定海洋生態文明標準1000多項;長島形成了以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為核心的生態經濟新模式,真正探索出具有海島特色的海洋型、國家公園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把良好生態轉化為發展動能,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推動長島碧海青山“好顏值”向金山銀山“好價值”轉換。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什么情況?煙臺這兩家國企集中掛牌轉讓超百套房產

近日,煙臺兩家國有企業在山東產權交易中心集中掛牌轉讓超百套房產。煙臺業達持有的商鋪及網點的價格相對較高,從幾十萬到幾百萬不等。天眼...[詳細]
山東財經網 2025-09-11

10億元!涉及多家國資平臺,青島成立一只綠色能源投資基金

企查查APP顯示,日前,青島智聯綠色能源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成立,執行事務合伙人為青島城投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出資額10億元人民幣,...[詳細]
山東財經網 2025-09-11
人間|欠債4600萬賣烤腸還債的唐健:有信心還清貸款,想復制羅永浩模式

人間|欠債4600萬賣烤腸還債的唐健:有信心還清貸款,想復制羅永浩模式

9月3日下午,青島市嶗山腳下的一座小村莊,唐健坐在自己烤腸工場的院子里,向對面的求職者拋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話題欠債4600萬大叔認真賣烤...[詳細]
海報新聞 2025-09-11
齊魯超賽即將激情開賽,濱州與你共赴山海!

齊魯超賽即將激情開賽,濱州與你共赴山海!

濱州日報/濱州網綜合2025年山東省齊魯足球超級聯賽將于9月13日在淄博市體育中心體育場盛大舉行開幕式暨揭幕戰,揭幕戰由淄博齊稷聯合隊主場...[詳細]
海報新聞 2025-09-11

免門票!2025煙臺沙灘音樂季開啟

9月11日至14日,2025煙臺沙灘音樂季即將盛大來襲。此次音樂季將于9月12日-14日連續三晚激情開唱,演出地點位于芝罘區幸福灣活力海岸。演出...[詳細]
半島新聞客戶端 2025-09-11

濟南麻腮風疫苗查漏補種開始

近期濟南市將針對18歲以下人群,全面開展麻腮風疫苗查漏補種工作。補種對象2007年9月2日至2023年6月30日出生且未完成2劑次含麻疹、風疹成分...[詳細]
濟南時報 2025-09-11

供熱進入倒計時,濟南熱力供熱管網陸續注水打壓

自9月1日以來,濟南能源集團所屬熱力集團陸續對轄區內具備條件的供熱一次網、二次網和換熱站進行注水打壓工作,通過注水工作,及時排查隱患...[詳細]
濟南時報 2025-09-11

蘇寧官宣:將“1元轉讓”青島、濟南等地家樂福

9月9日晚,蘇寧易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關于蘇寧國際子公司CarrefourChinaHoldingsN.V.出售子公司股權的公告。公告顯示,蘇寧易購全資子...[詳細]
青島新聞網 2025-09-11

煙臺·藍色之城|煥新“玩海”游 煙臺頻出圈

YMG全媒體記者王曉丹張潔凌晨去里蹦島看一場火星人演唱會同款海上日出,日落去黃渤海新區時光塔拍一張“人生照片”,乘“半島1號”航線到長...[詳細]
膠東在線 2025-09-11

煙臺·藍色之城|破浪深遠海 打造新糧倉

支持發展深遠海養殖,更為漁業發展開辟了新藍海。煙臺坐擁豐富海洋資源,深遠海養殖潛力巨大。做大做強“煙臺海參”品牌7月4日,2025世界海...[詳細]
膠東在線 2025-09-11

煙臺·藍色之城|挺進蔚藍

1038.14公里的綿長海岸線、2.6萬平方公里的藍色國土、3600平方公里的海灣面積,構成了煙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空間,蘊藏著煙臺勇當海洋...[詳細]
膠東在線 2025-09-11

濟南科興制藥籌劃H股上市

近日,位于濟南章丘的創新藥企業科興制藥發布公告稱,公司正籌劃發行境外上市股份并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相關事宜。這標志著這家致力于生物醫藥...[詳細]
當代健康報 2025-09-11

在濟南市出生缺陷防治技能競賽中獲優異成績

近日,2025年濟南市出生缺陷防治技能競賽圓滿落幕。山東第二醫科大學附屬濟南市第五人民醫院因在賽事籌備與隊伍組織中表現突出,被授予“優...[詳細]
當代健康報 2025-09-11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