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新聞網
2025-09-12 21:04:09
原標題:這場關于山東校園足球改革的發布會 為何三次點贊“青島方案”?
來源:青島新聞網
原標題:這場關于山東校園足球改革的發布會 為何三次點贊“青島方案”?
來源:青島新聞網
青島新聞網獨家
劉文超
青島,這座與足球結緣已深的城市,正以一套清晰而堅韌的體系,托舉起無數個少年的綠茵夢想。
9月12日,在山東省深化青少年校園足球綜合改革的推動學校體育工作提質增效的新聞發布會現場,“青島”三次被提及,三次被點贊。青島不僅以“足球城”之名被記住,更以一套可復制、可推廣的“青島方案”,為全省校園足球改革樹立起實實在在的標桿。
“青島方案”,是一張覆蓋全域、貫通各階的培養網絡,它蘊含三大創新支點——“631”人才貫通培養模式、新型足球學校建設以及青訓中心與重點體校的協同發展。它們共同織就了一張多層次、全覆蓋的成長路徑網,讓不同年齡、不同水平的孩子,都能站在適合自己的那一片綠茵場上。
足球育人,根在因材施教。青島的實踐,關鍵在于不框定一條路,而是為不同孩子鋪就多元賽道。系統思維之下,體系水到渠成。青島正以足球為筆,為城市成長作答。
搭建升學“立交橋” 破解人才培養斷層難題
在中國青少年足球發展中,“12歲退役”“15歲退役”現象屢見不鮮。很多有天賦的小球員到了中學階段,因學業壓力和發展前景不明而放棄足球。青島用制度創新破解了這一難題。
青島市在“631”試點學校實行足球特長生“單獨編班”、成建制流動,525名符合條件的優秀學生通過嚴格測試順利升學。這項政策不是簡單的特長生招生,而是一次系統性、結構化的制度創新。
青島市連續11年在初中和高中段單列的招生計劃中設置足球項目,累計招生1萬余人。這體現了青島久久為功的戰略定力,為足球青訓提供了穩定的政策預期。2025年96人通過足球專業升入大學,僅青島九中足球班就有11人考入同濟大學、西安交大等高校,七成學生考入985或211院校,另有4人簽約職業球隊。
創新培養模式 打造專業人才“孵化器”
青島財經職業學校獲教育部批準建設新型足球學校,成為全國教育系統唯一試點,計劃用5年時間打造成為一所500人規模、專門培養足球人才的新型足球學校。
這所新型足球學校的獨特價值在于它扎根職業教育體系,實現了“以教育為本,融合專業訓練”的創新模式。它旨在培養既具備高水平足球技能,又擁有良好文化素養和職業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與傳統體校或俱樂部梯隊不同,這種教育系統內的足球學校更加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其500人規模的定位不求數量龐大,而追求"小而精、高規格"的培養質量,是針對有強烈職業發展意愿球員的“高級工匠”培養基地。
構建多層體系 夯實精英培養“金字塔”
中國足協曾經授予青島男、女足國家級青訓中心的稱號,今年又命名了青島全國足球重點體校。這是從體育系統內部對青島青訓基礎和質量的高度認可。
國家級青訓中心代表了中國足協認證的最高級別青訓資質和能力。它擁有最佳的教練資源、訓練理念和競賽平臺,核心任務是培養最高水平的青年才俊,向各級國家隊和職業俱樂部一線隊輸送人才。
全國足球重點體校則是承上啟下的關鍵樞紐,更側重于在更大范圍內發現和培養有潛質的苗子。它們構成了堅實的"塔身",確保了精英培養體系有廣泛、優質的人才基礎。這種分層、多元的精英球員孵化體系,與教育系統的資源形成互補,共同構建了一個完整的人才培養生態。
足球城的育人智慧與啟示
青島的成功實踐在于,它并非依靠單一措施,而是構建了一個多層次、立體化、貫通融合的生態系統:對于廣大校園愛好者,有“校長杯-區長杯-市長杯”賽事體系提供展示舞臺;對于有天賦和潛力的苗子,有“631”體系保障其學業和訓練同步發展;對于志在走向專業或職業的精英球員,有新型足球學校提供專業化培養,有國家級青訓中心和重點體校提供頂尖的競技平臺。
青島校園足球的發展表明,當足球能讓少年有夢想、人才有通道、城市有活力,它便不止于一項運動,更成為融入城市血脈的文化符號。這種從"以人為本"出發,尊重教育規律和足球人才培養規律的做法,正是青島作為"足球城"的底蘊和創新力的集中體現,也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借鑒的寶貴經驗。
省級發布會的三次點贊,既是對青島校園足球工作的肯定,也是對山東足球改革發展的期許。青島的實踐印證:中國足球的未來,始于校園,成于體系,終于堅持。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