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魯網
2025-09-06 21:23:09
原標題:四十斤鉛衣下的生命重托 一位冠脈介入醫生的使命與擔當——泰安市中醫醫院心血管病一科主任孟憲亮
來源:魯網
原標題:四十斤鉛衣下的生命重托 一位冠脈介入醫生的使命與擔當——泰安市中醫醫院心血管病一科主任孟憲亮
來源:魯網
魯網9月6日訊(記者 周寧 通訊員 張男) “主任,如此復雜的病變如何處理才更穩妥?有何訣竅?”“老師,面對這類病變,您是如何制定手術方案的?”……這些熟悉的問題,讓泰安市中醫醫院心血管病一科主任孟憲亮仿佛看到當年初學冠脈介入的自己。如今,孟憲亮已成為年輕醫生口中的“老師”。他深知,“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精湛技藝源于日積月累的淬煉。
隨著冠脈介入技術日益成熟,眾多復雜病變患者慕名而來,其中不乏千里迢迢趕赴的外地患者。這類手術不僅耗時耗力,更伴隨著大量射線暴露。面對“射線危害如此之大,值得如此執著嗎”的疑問,孟憲亮的回答擲地有聲:“這是生命之托!必須無愧于這份沉甸甸的信任!”
冠脈介入治療是解除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患者病痛的最直接有效手段。然而,“身負40余斤鉛衣”與“直面射線危害”的雙重壓力,令不少醫者望而卻步。“但這份工作總需要有人擔當,我來!”孟憲亮的選擇堅定有力。
那身沉重的鉛衣,最初是孟憲亮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進修時咬牙吞咽的苦澀。為爭取寶貴的操作機會,他日夜駐守導管室,研習導師的每一個手勢。每一次手術,鉛衣的冰冷與重量都如影隨形,榨取著每一分氣力。導師的教誨銘刻于心:鉛衣不僅是物理屏障,更是生死責任的象征。近乎嚴苛的練習,只為將其從肩頭重負鍛造成守護生命的鎧甲。
學成歸來,孟憲亮滿懷熱忱欲將技術根植家鄉。然而首次獨立主刀急診冠脈介入手術,踏入導管室觸及冰冷器械時,耳畔唯有自己急促的心跳。環顧四周,身后已無師長前輩,唯有年輕團隊投來信賴的目光。他深知,此刻自己便是橫亙在患者與死神之間唯一的屏障。四十斤鉛衣驟然壓肩,冰冷如甲胄,重若千鈞!深夜面對危重患者,導管在手中仿佛有了倔強的生命,每一次細微操作都令指尖微顫,汗水沿著鉛衣內壁悄然滑落。無數次的磨礪后,鉛衣終成身體的延伸——它所包裹的肩頭,穩穩扛起了生命的托付。
科室滿墻的錦旗,無聲訴說著患者的信任。最令孟憲亮銘刻于心的,是初春深夜的一場生死時速。一位大面積心梗患者搶救正處緊要關頭,他的右下腹驟然爆發鉆心劇痛——急性闌尾炎!冷汗瞬間浸透手術衣,視線陣陣發黑。瞥見監護屏上仍未疏通的冠脈影像,再看向患者蒼白的面容,他咬緊牙關,任刺痛維持清醒,繼續手術。
每一次移動都牽扯著腹腔內翻江倒海的銳痛,操作卻不敢有分毫偏差。鉛衣沉重如命運磐石,腹腔內燃燒著另一場無聲戰火。彼時唯一的信念無比清晰:此刻患者的生命,非己莫屬!直至導絲成功穿越狹窄,支架如花瓣精準綻放,生命的河流重新奔涌,孟憲亮才敢松一口氣,幾乎被鉛衣的重量拖拽著倒在臺邊。術后緊急接受闌尾切除術的他躺在病床上,窗外晨光熹微。患者得知實情,連夜趕制錦旗,緊握孟憲亮的手淚流滿面,喉頭哽咽。鉛衣卸下,孟憲亮身體輕松了,沉淀于心的責任卻愈發凝重。
原來鉛衣所承載的,遠非物理的重量。它壓上醫者肩頭的,是患者以生死相托的千鈞信任,是生命懸于一線時的全部分量。每一次披上鉛衣,都是孟憲亮對生命無聲的誓言:縱然肩骨欲折,也要為患者撐起一片自由呼吸的天空。不是負擔,而是醫患之間最深沉的盟約——以血肉之軀共渡生死風暴,直抵希望的光明彼岸。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