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魯中晨報
2025-09-09 09:48:09
原標題:淄博外賣市場“降溫”
來源:魯中晨報
原標題:淄博外賣市場“降溫”
來源:魯中晨報
時至9月,天氣逐漸轉涼,在餐飲行業中也正發生著另一種維度的“降溫”——外賣單量減少。隨機采訪中,商家告訴記者,這是由平臺優惠力度減小、學生開學等多種因素導致的。
9月8日上午9點多,在淄博張店柳泉路上的一家蝦仁水餃店,助理郭女士一邊準備面食一邊告訴記者:“現在單量下來了,恢復到原來的水平。”
郭女士所在的店早前就引入了外賣模式,多個平臺的單子成為店里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原先,店里平均每天接的各平臺外賣單子有30多單。7、8月份,多個平臺推出力度很大的優惠活動,店里每天接單量能到70多單,較原來翻番。“有一個平臺,我看在上面點一份水餃比我們堂食都便宜。比如一款賣27元的產品,從平臺上買的話可能只需要十九、二十元,給的紅包很大。”
不過,進入9月后,外賣單量出現了明顯變化。郭女士介紹,現在每天接單量回到了30多單的水平,主要原因是平臺的優惠力度小了,“原來是‘滿25元減20元’,現在可能變成了‘滿15元減9元’。”此外,9月是淡季,學生都開學了,家長們該上班的也都上班了,這也是外賣單量下降的原因之一。
在張桓路上的一家知名快餐店,同樣出現了外賣“減單”的情況。店長任先生告訴記者,原來每天能接到100單左右的外賣單子,7、8月份各平臺搞活動以后,接單量明顯增長,最多的一天接了近300單。
“平臺搞活動,受益最大的是消費者。對商家來說,并不像大家想的那樣利潤有多高,甚至是利潤空間小了。打個比方,一個平臺推出滿15減10,這個10之前是由平臺全部承擔,后來改成了平臺和商家各承擔一部分,商家的利潤就少了。”任先生說,七、八月份是暑期,學生放假,游客增多,再加上平臺大力度優惠,外賣訂單大增是必然的,現在則不一樣了。
平臺優惠力度的減小和規則的變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商家的參與熱情。高新區一家面館的負責人告訴記者:“我沒參與活動,是覺得不劃算。本來店里來一個客人花15元,如果做這種外賣單子還得承擔原來由平臺承擔的補貼,我的利潤就少很多。”
外賣單子減少,也直接影響著外賣員的收入。在王府井廣場附近一外賣員聚集區,多名外賣員正刷著手機等活。外賣員李先生告訴記者,七、八月份他每天都能送90多單,“當時月收入過萬元。這個月到現在,每天也就五六十單,這樣下去月收入得減少好幾千。”
根據公開報道,今年7—8月,多個平臺展開激烈的補貼競爭,導致外賣訂單一度暴增。目前,很多商家已經感受到了“流量紅利”正在退潮。業內普遍認為,平臺的短期燒錢模式難以持續,大部分消費者尚未真正形成長期依賴某平臺的習慣。
大眾日報淄博融媒體中心記者 孫渤海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