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山東教育報
2025-09-15 09:53:09
原標題:濰坊市峽山區:“五育融合”構建綜合素質培育新生態
來源:山東教育報
原標題:濰坊市峽山區:“五育融合”構建綜合素質培育新生態
來源:山東教育報
近年來,濰坊市峽山區積極探索“五育融合”的實施路徑,構建起全面、多元、動態的綜合素質培育體系,取得顯著的育人成效。
“榜樣領航工程”強化價值引領。峽山區將德育置于“五育”之首,將其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全區15所中小學累計開展“優秀畢業生牽手學弟學妹”分享會36場,邀請考入名校的畢業生回校交流,覆蓋學生超2.3萬人次;常態化開展“身邊的榜樣”評選,形成“班班有典型、校校有標桿”的正向激勵氛圍。如峽山鳳凰學校通過“學長領航計劃”,引導學生制定“三觀成長檔案”。問卷調查顯示,92%的學生認為榜樣的力量顯著提升了自身的責任意識。
以“跨學科項目式學習”為核心抓手,構建“一育引領+多維融合”課程體系。該區開發“峽山湖生態科考”“傳統工藝創新設計”等跨學科主題課程37門,累計開展沉浸式游歷課程124 次。如,峽山雙語小學組織了“峽山湖濕地生態探究”活動,聯動科學、語文、藝術等學科。教師帶領500余名學生完成水質檢測、生態詩創作、濕地保護裝置設計等任務,生成調研報告89份。在這一體系中,智育不僅作為知識傳授的主渠道,而且成為融合德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的關鍵樞紐。以真實問題為起點,通過跨學科項目整合多領域知識,引導學生像科學家一樣思考、像工程師一樣實踐,在解決復雜情境問題的過程中實現知識融通與思維進階。
實施“健康峽山”行動計劃。該區中小學實現“每日1節體育課+2次大課間”全覆蓋,開發攀巖、橄欖球等個性化體育課程28門;建成心理健康發展中心15個,為2.1萬名學生建立動態心理檔案,2024年開展心理團體輔導活動137場,學生心理測評合格率達95.6%;特色品牌活動成效顯著,如連續舉辦5屆的“體育美食節”累計吸引2.1萬人次參與趣味運動會、營養膳食設計等項目,學生的體質健康優良率明顯提升。
構建“學科滲透+實踐展演”美育模式。各學科教師累計挖掘美育元素,如數學教師通過“黃金分割與建筑美學”專題課,讓抽象知識與審美感知結合;全區年均舉辦書畫展、校園藝術節等活動15余場,2024年“美育成果展”展出學生作品520余件,其中剪紙、陶藝等非遺傳承類作品占35%。評價機制注重過程性成長,建立“藝術素養成長銀行”,學生可通過參與活動積累“美育積分”。濰坊實驗中學一名學生憑借12項創作成果,成為全區首位“美育之星”。通過學科滲透,美育不再是藝術學科的“專屬領地”,而成為所有課程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讓學生在不同課程和情境中表達美、創造美、評價美。
打造“一班一品”勞動教育矩陣。全區中小學開發“智慧農業實踐”“傳統手工藝工坊”等校本課程17門,建成勞動實踐基地17個。如,鄭公實驗學校開發了“田園課堂”,實現“每班一分責任田”的目標,學生參與蔬菜種植、農產品加工等全過程,每年收獲蔬菜50余公斤,部分收益用于公益捐贈。2024 年,該區勞動教育達標率達 98%,多名學生在全市勞動技能大賽中斬獲獎項。
峽山區各中小學校通過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的實踐,建立起全面、多元、動態的綜合素質培育體系,不僅促使學校優化課程設置與教學方法,而且以可量化的成長軌跡印證了“五育融合”對學生全面發展與個性特長的促進作用,與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目標深度融合,為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實踐范本。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