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山東頻道
2025-09-14 15:42:09
原標題:青島:辦好辦實企業群眾“關鍵小事”
來源:青島日報
原標題:青島:辦好辦實企業群眾“關鍵小事”
來源:青島日報
“我要開理發店,需要配備哪些衛生設施?”在青島市行政審批局推出的“邊聊邊辦”AI場景中,市民張榮福在與AI客服“小慧”簡短對話后,迅速完成了開辦手續,完成了“理發師”到“理發店老板”的轉變;
“上午提交材料,下午10項證書和審批意見全部到手。”西海岸新區推出的“開工一件事2.0”服務模式,使企業開工材料精簡40%,為亞德麥斯智能園林機械制造項目爭取到了寶貴時間……
從“有什么給什么”到“要什么給什么”,由“被動服務”轉為“主動服務”,這不僅是一場以人民為中心的深刻變革,更是政府職能轉變的生動實踐。今年以來,青島持續深化“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堅持“辦事過程中的痛點、堵點就是改革的發力點”,積極融入山東省“民事無憂·企事有解·政事高效”政務服務品牌體系建設,先后爭取國家及省級層面改革試點十余項,行政服務效能得到大幅提升,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民事無憂:聚焦“人生小事”做優“民生大事”
優質的政務服務,不僅是企業發展的“土壤”,更是民生幸福的“溫度計”,體現在“事事有回應”的效率里,藏在“處處有關懷”的細節中。
“以前聽說給孩子辦手續很繁瑣,沒想到現在寶寶的出生證、落戶、醫保,只需要在手機上操作,就全都辦妥了。”“出生一件事”聯辦服務,讓剛剛成為“新手媽媽”的劉女士完成了心頭的一件大事。
近年來,青島聚焦社保、婚姻、入學等做足文章、下足功夫,積極做優提升百姓幸福感的“民生大事”,通過一系列制度創新和數字化改革,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眾。
在青島,“民事無憂”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具體到每個年齡段的政務服務解決方案:
持續提升教育入學“一件事”便民化服務水平,由平臺自動調用填寫兒童戶籍、監護人房產、社保等數據,快速完成整個報名過程,有效減輕家長填報資料的負擔;
個人創業“一件事”在落實國家規定的就業創業證申領、無雇工個體工商戶及靈活就業人員參加養老保險登記、創業補貼申領、經營主體登記注冊、納稅人信息確認5個事項基礎上,又新增了企業印章刻制、申領發票、四險一金、銀行開戶、創業陪跑服務5個特色事項,同時嵌入就業創業政策等延伸事項,實現政策服務“一站式辦理、一次性辦結”;
企業職工“退休一件事”,通過整合業務事項、再造辦理流程、推進數據共享,新增獨生子女父母獎勵扶助金申領和戶籍信息確認等跨部門事項,有效解決了職工辦理退休及關聯業務多頭跑、時間長、材料雜等難點堵點問題;
而在生命另一端的“個人身后一件事”線上聯辦平臺,以殯葬數字化改革為切入口,將逝者家屬原本需要辦理的41項“身后事”手續壓縮至48小時內辦結,申報材料精簡90%以上,讓“傷心事”能夠“暖心辦”。
從新生兒誕生時的證件聯辦到身后事的貼心指引,政務服務以人生軌跡為軸,串聯起那些曾經需要奔波輾轉的節點。這種設計背后,是對民眾生活痛點的敏銳洞察,更是公共服務從“管理者”向“服務者”的角色回歸。
當“數據跑路”逐步替代“群眾跑腿”,其深層突破更在于公共服務運行邏輯的重構與革新——以改革的思維打破部門間的數據壁壘與權責鴻溝,凝聚起“以人為本”的服務合力。
企事有解:精準服務企業“全生命周期”
近日,青島恒業至誠財務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孫曉峰在嶗山區政務服務中心拿到了新的營業執照,實現了由個體工商戶到企業的“無感換乘”。
從原本的“一銷一立”,到保留原有社會統一信用代碼、開業日期等信息的“簡易登記”,再到如今的整合社保、稅務、公積金等7部門的審批服務,十幾份材料縮減到7份,“個轉企”一件事的背后,反映著“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帶來的營商環境的變化,也是青島呵護經營主體創新的活力、發展的激情的又一實踐。
經營主體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活力源泉,也是城市營商環境的“風向標”。今年以來,青島持續深化“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聚焦涉企審批服務全周期,集成政務服務事項,線上線下設置“一件事”專區,持續降低企業辦事制度性交易成本。當前,市本級事項已納入超百個場景,涵蓋企業開辦、準營、運營、變更、退出、遷移及投資建設等領域,努力實現企業在辦事過程中“找最少的部門、跑最少的路、花最少的時間、交最少的材料”。
在這一過程中,全市各級各有關部門正在實現從管理者到陪伴企業成長的“貼心人”的轉變——
成立“青益企”服務團隊,常態化開展“一線聯企助力”行動,4000余家企業、商協會、個體工商戶線上線下參與;11家“青島營商環境會客廳”分布在重點園區、政務服務場所、商協會組織等經營主體集中的場所,圍繞民營經濟發展、招標投標、統一戰線等主題開展政企交流活動40余場次……
不僅是政策的“解說員”,更是問題的解決者。青島緊盯企業需求拓展“增值服務”,堅持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創新政務服務模式,推動政務服務從普惠型基礎服務向定制化、個性化增值服務轉變,無論是融資難題、用工需求,還是市場開拓、技術創新,只要企業有需要,相關部門“全時在線”“全程響應”。
一個普通的工作日,在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張大為工作室,張大為和同事們正在為來訪企業分析問題,解決訴求。近年來,工作室平臺效應持續放大,為企業提供疑難問題定制化服務方案260余個,張大為工作室基層工作站在全市10個區(市)全面鋪開;來到重大項目建設現場,“金牌團隊”的工作人員穿梭其中,與項目負責人深入交流,“項目還有什么問題?”“還需要我們做什么?”項目從立項到投產的全生命周期就這樣在一問一答之間勾畫出明晰的路徑,目前已經協調解決難點堵點600余個;綠色能源是即墨區的兩大“龍頭產業”之一,即墨區聚焦綠色能源新興產業發展,建立企業“吹哨”、服務專員“報到”的服務機制,為綠色能源新興產業發展保駕護航……
在青島,企業不僅能感受到審批的速度,更能體驗到服務的溫度;不僅能享受政策的紅利,更能獲得發展的動力。“企事有解”正在成為青島營商環境的最亮名片。
政事高效:流程再造撬動政務服務提質增效
如果說“民事無憂”和“企事有解”直面企業群眾最直接、最關注的問題,“政事高效”則更多是通過優化內部流程、提升行政效能,為政務服務改革創新提供支撐和保障。
“青易問·云客服”24小時在線,響應效率提升90%,為辦事群眾提供“全天候”咨詢服務;“邊聊邊辦”AI場景系統梳理企業群眾辦事各環節可能產生的咨詢問題與操作難點,在“一個聊天界面”集成咨詢、導辦、申報、評價等全流程服務環節,實現各環節間無縫銜接……事實證明,數據流動不息,通過數據共享和協同分析,政府部門能夠精準把握社會需求,科學制定政策措施,實現從經驗治理向數據治理的轉變。
流程再造是提升效能的關鍵。今年以來,青島持續深化政務服務領域改革,梳理政務服務流程,通過“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限、減跑動”,讓政務服務“輕裝上陣”。
近日,以山東省新版食品經營許可辦理系統在青試運行為契機,一場省、市、區(市)三級主管部門與企業面對面、肩并肩的“我陪群眾走流程”活動在青島營商環境會客廳開展。
活動中,工作人員陪伴市南區某餐飲店,完成了賬號注冊、界面登錄、材料指導、受理審核、現場核驗,直至辦結出證、反饋評價的全流程實景辦理,對企業“看不懂”“不會填”“傳不上去”“查詢不到”等問題逐一研究,提出解決方案,并再次對新版系統涉及申報便利化、流程合理化、審管協同性等方面進行了復盤推演。
基層是優化營商環境的主陣地,更是改革創新的源頭活水。今年以來,青島各區(市)、重點功能區行政審批部門立足區域實際,積極創新路數打法,推出了一系列利企便民的改革舉措。
如,市北區依托登州路啤酒街等特色資源街區,將街區政務服務示范點“嵌入”經營“前線”,提供從選址落戶、登記注冊、經營許可到發展壯大的全周期服務;在嶗山區,“VR全景辦事大廳”通過立體化、沉浸式、交互式的服務模式不斷延伸“網上辦”“指尖辦”觸角,推動政務服務從“被動響應”向“主動引導”轉變;城陽區依托政務服務一件事“城事通”智辦平臺,推出“視頻+語音”云幫辦服務,實現業務辦理全流程閉環管理……
做好政務服務工作,改革是生命線,創新是動力源,服務是試金石。今天的青島,正以改革破題,用創新賦能,不斷擦亮“民事無憂·企事有解·政事高效”政務服務品牌,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