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小新聞客戶端
2025-09-11 17:08:09
原標題:山東省首例:數智賦能!煙臺市特檢院運用智能機器人開展球罐檢驗新模式
來源:大小新聞客戶端
原標題:山東省首例:數智賦能!煙臺市特檢院運用智能機器人開展球罐檢驗新模式
來源:大小新聞客戶端
近日,萬華化學(蓬萊)工業園傳來捷報:煙臺特檢驗特種設備院與萬華化學(蓬萊)有限公司攜手合作,在全省首次將機器人打磨焊縫、機器人磁粉檢測球罐技術應用于特種設備定期檢驗。隨后的人工復檢中,各項指標參數均符合要求,標志著此次檢驗工作圓滿成功。這一里程碑式突破的背后,凝結著煙臺市特檢院數月來精準籌備、技術攻堅的不懈努力。從方案制定到技術選型,從風險防控到跨域取經,煙臺市特檢院以系統性籌備為此次“智檢革命”筑牢根基,書寫了山東化工行業檢驗升級的嶄新篇章。
精準布局:專項攻堅小組領航籌備
面對萬華蓬萊工業園球罐定期檢驗這一高難度任務,煙臺市特檢院未雨綢繆,率先啟動系統性籌備工作。率先專門成立檢驗攻關小組,由院內核心技術骨干牽頭,針對球罐體積大、結構復雜、檢驗標準高的特點,展開全方位調研與方案設計。攻關小組深知此次定期檢驗的特殊性——作為丙烯儲存關鍵設備,球罐是保障整個丙烯項目安全運行的“心臟單元”,其檢驗質量直接關乎產業鏈穩定與生態安全,容不得半點疏漏。
為打破技術壁壘,攻關小組主動跨域取經,借鑒了在特種設備智能檢驗領域先行一步的浙江、江蘇等地檢驗檢測機構的經驗,詳細咨詢機器人應用、風險防控等關鍵技術細節,梳理先進經驗與實操難點。通過對多地案例的深度剖析,結合萬華化學(蓬萊)工業園球罐的實際工況,小組初步構建起檢驗技術框架,為后續工作方案落地打下堅實基礎。
機制創新:構建“一設備一方案”精準體系
在前期籌備中,煙臺市特檢院深刻意識到傳統檢驗模式的局限性,創新性提出“設備級風險預案”機制,將籌備工作推向精細化、精準化。針對萬華化學(蓬萊)工業園4000m3球罐檢驗,特檢院率先實踐“一設備一方案”體系:通過對球罐運行年限、介質特性、結構參數等基礎數據的全面摸排,建立特種設備專屬“健康檔案”,精準識別焊縫疲勞、壁厚減薄等潛在風險點,為技術選型與方案設計提供了精準依據。
在此基礎上,煙臺特檢院進一步構建了“方案-測試-優化”的全流程籌備閉環。在引入爬壁磁粉檢測機器人與打磨機器人后,團隊結合球罐曲面特性、焊縫形態等實際細節,聯合設備研發廠家開展數十次模擬檢測試驗,圍繞機器人移動速度、磁粉探傷參數與路徑規劃邏輯持續優化調整;同時,針對遠程操控中斷、設備故障等突發情況制定完善應急預案,通過“精準識別風險—靶向匹配技術—全流程測試優化—預設應急方案”的連貫動作,確保檢驗過程萬無一失。
靶向破題:攻克登高與空間檢驗難題
7月,面對萬華蓬萊工業園12臺大型球罐內檢驗的現實挑戰——登高作業存在死角、受限空間人員數量受限,煙臺市特檢院將籌備重點轉向技術攻堅。傳統球罐檢驗依賴人工攀爬與腳手架搭設,不僅效率低下,高溫、高空、受限空間的作業環境更暗藏安全隱患,復雜曲面的檢測盲區更是長期困擾行業的難題。
為破解這一困境,特檢院多次組織跨領域專家研討論證,從技術可行性、安全冗余度、效率提升空間等多維度評估十余種方案?;I備團隊反復對比人工磁粉檢測與機器人磁粉作業的參數差異,模擬不同工況下的檢測效果,最終確定采用自動爬行磁粉探傷機器人配合自動打磨機器人的創新方案。通過前期大量的路徑規劃測試與設備調試,機器人實現了磁吸貼合壁面、遠程精準操控的核心功能,成功覆蓋傳統人工難以觸及的檢測死角,為檢驗效率與質量提供了雙重保障
此次試制成功,不僅驗證了機器人檢驗技術的可行性,更彰顯了煙臺特檢院前期籌備工作的系統性與前瞻性。從跨域取經夯實理論基礎,到“一設備一方案”精準施策,再到技術攻堅破解行業痛點,煙臺特檢院以扎實的前期籌備,為山東省特種設備檢驗開啟了“遠程智控、精準檢測”的新時代,更向行業輸出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智能化升級經驗,為“山東制造”向“山東智造”躍遷注入了強勁動力。
YMG全媒體記者 高少帥 通訊員 劉傳信 陳德元 鐘錦林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